一、基础词汇还是很重要的。
尽管李笑来说了, 天天用英语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可以查,查完单词再不懂就查语法书。
尽管李笑来也说过, 词汇量达到3500就可以直接去用了。
但是,如果词汇量真的不够的话, 以下这个场景可以直接描绘内心的悲催感。
-马冬梅!
-马什么梅?
-马冬梅!
-什么冬梅?
-马冬梅!
-马冬什么?
……
这是前几天在知乎介绍短期记忆的一篇文章的一个例子,却正好可以反映词汇量不够的尴尬状态。
英语邪门的地方在于, 一句话里有5个单词,每个单词有4个意思,那么这句话可能的意思理论上有多少呢?
即便只有一个生词,但正好使用到了那个8辈子用不到的意思,也会无情地碾压一个学习者的自信心。
甚至出现了所有单词都认识,语法也不难,但就是看不懂的极端现象。
这都是词汇不够的坑。
虽然很多人的英语水平是负基础的,但词汇量却一定是正基础的,而且方法多的是。
二、提升基础词汇量的几个工具。
把看过的每篇文章的词汇都搞懂,把词汇表整理出来, 反复朗读文章和词汇, 是很好的方法。
以提升英语水平的总体速度来衡量,这是最快的。
但是学习和人生一样,有条路每个人都要走, 那就是弯路。
既然弯路都要走, 这几条的“风景”还算不错:
1、赵丽大学英语词汇
2、赵丽8000词汇
3、800个句子帮你记住7000个单词
4、俞敏洪100个句子帮你记住7000个单词
5、李笑来托福核心词汇
这些都是在网上很容易找到的免费资源,但是免费就意味着没人对质量把关,其中的存在大量的错误。
所以要么瞪大眼睛,要么老老实实花钱。
三、我是如何把基础词汇量提升到6500的。
先说下突破词汇的标准是什么?
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见过,明白,熟悉,装逼。
见过,其实要达到一篇文章95%以上的单词都见过的水平, 是背单词时最难熬的阶段。
明白,就是可以知道大部分单词N个意思中的1-2个。
熟悉,就是大部分单词的大部分意思都可以知道了。
装逼,可以达到“孔乙己回字有四种写法”的状态。
1、最终让我取得突破的是“800个句子帮你记住7000个单词”这个办法。
从2016年4月开始,我就用业余时间每天在电脑上抄,每个句子抄5遍,一个番茄钟可以抄5个。
如果上班时有空,我也插空多干1-2个番茄钟。
另外从午休的中抽出一个番茄钟到公司的会议室朗读。
断断续续到8月份的时候,我才全部通关一遍。
10月中旬,完成了第二遍,此时还看个美剧什么的检验一下,达到了“见过”这个标准的80%.
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于是开始发力,11月中旬完成了第三遍。
12月中旬之前,只朗读不抄写,许多许多遍, 算是在明白和熟悉之间吧。
拿百词斩测了一下,6400多,奖励了自己一个猪蹄。
2、其他材料作为巩固的资料。
我10年前就下载到了赵丽的大学英语词汇,15年末16年初,又把赵丽8000刷了两遍。
虽然听得很开心,光记住了段子,单词没多少长进。
个人觉得这两个资料更适合在“见过”和“知道”这两个阶段之间用,让你记得更牢。
要平安度过“见过”这个初级阶段,不如背句子效果好。
李笑来的托福核心词汇,我没看文本,只在通勤路上听,一开始好多听不出来,慢慢就和800个句子都对应上了。
12月中旬到现在, 我又把俞敏洪100个句子刷到几乎背过。
再测词汇量,就在7000左右了。
3、免费资源的坏处。
我把800个句子刷了完才发现,其实只有784个句子,最后的16个句子和前面是重复的。
我想是不是大家转发的过程丢失了,我通过搜索引擎凭肉眼找到的最早版本是2009年的,当时就是缺的。
估计是作者为了凑800这个数, 才故意加上了16个重复的句子。
可是网上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出这个问题,可见不仅很少有人坚持背完这800个句子,转发的人中也很少有人认真地看过。
另外一个资源“俞敏洪100个句子帮你记住7000个单词”其实应是“俞敏洪托福句子结构100句”,是一个关于语法的资料。
可能是转发的人为了和那800个句子较劲,就改了个名字。
光改个名字也就罢了,100个句子其中居然不下七八个句子有错误,its写成is, quite写成quits,……
很多还号称完全修改版,不知打坑了多少人。
赵丽的资料也是版本无数,录音无数, 增加了很多选择的代价。
写在最后:
就当我觉得基础词汇基本过关,急于寻找合适的文章通过朗读再去突破语法以及更多词汇的时候,天天用英语及时地“出现”了。
我想这应该就是努力做一件事后遇到的不可思议的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