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摔了一跤,家长站在旁边对孩子说:“宝宝,站起来,不要哭,没什么事,不痛不痛……于是孩子到眼眶的眼泪硬生生的憋了回去,而家长,投去的是欣慰的眼光……
不流泪,就是坚强,不知道这是从什么时候大家认知的道理,孩子摔倒了,家长替孩子去感觉,不痛不痛,明明孩子都痛得眼泪在打转……
朋友的老师打来电话,说她的孩子在幼儿园被一个小妹妹咬了,她问:“他有没有哭呀?老师回答没有,她说那没有就好,不用管他。老师说希望她能够在孩子回家的时候安慰一下,先看看伤,在一起讨论怎样保护自己。她说:没关系,男孩子,只要没哭,就不要去管他。
没哭,不代表不痛。
哭了,不代表不坚强。
之前在幼儿园遇到一位小朋友,和大家在一起赛跑,忽然听见啪的一声,循声望去,看他摔倒了,我连忙走过去问他:痛吗?他的小嘴一憋:“不痛,我不哭,我是男子汉,要坚强。”
我拍拍他的背,又问了一次:“那你感觉怎么样?痛吗”他看看我,犹豫了一下,看看我,猛的扑到我的怀里:“我有点痛,可是妈妈说,男子汉,不能叫痛,也不能哭”我抱着这个小小的人儿,他在我的怀里流着眼泪,我的心也跟着一起湿了。
我们大多数人都能自由地感受自己的喜悦、兴趣或惊奇,这些都是“正面情感”,也就是好的情感,当恐惧、悲伤和愤怒受到压抑时,我们感受喜悦、兴趣和好奇的能力同时也被封锁起来。
如果长期对孩子说:不许哭、不要吵、不要生气了……这样孩子就会学习压抑自己的情感,具体的情形有如下三种:
首先,没有得到回应或映照,也就是遭到无视。
第二,没有识别和表达情感的健康示范。第第三,表达情感时遭到羞辱或惩罚。
很多孩子会经常听到:“你哭吧,我就让你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你再敢对我大声吼,我就打你”。孩子竟然还常因自己的害怕、生气或伤心而挨打。
情感压抑发生得越早,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就越大,情感一旦被抑制,或者压力变得无法承受,成了长期的状况时,大脑就会变得麻木,当创伤性压力产生时,努力维持着平衡的大脑系统就会承受格外的负担,疲于应付,抑郁就越来越近。
其实,大脑并不介意生活中偶尔的紧张,它会释放情感来维持平衡。当紧张达到顶峰时,我们就会暴怒、痛哭、或恐惧得冒汗。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低落的情绪积聚起来就会生成一种化学物质,导致压力的产生,但这种化学物质却能被泪水清除。
通过情感表达,大脑能自然得恢复平衡。孩子摔痛会哭,生气会发脾气,这都是自然的情感表达,只要我们能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感觉,未来,他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