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由萱萱妈妈领读《正面管教》第四章节:有效的运用鼓励,讲的真到位,为了提醒以及激励自己以后做的更好,我要把她讲的记录一下,时刻保持下去,让自己做的更好,把教育孩子当成自己的一份事业来做或许真心态真的会有所改变。
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可能我有点钝,我是读第四遍时才有那么一点点体会的。说到“有效”,我通常认为是“有结果”,但是书里的标准是“有改进”。仅仅两个字的差别,带来的会是截然不同的状态。每每我希望老二改变不良行为,我心目中的标准是“彻底的改变”。譬如,我想她8点或8点半结束所有校内作业,然后做当天的“查漏补缺”,之后有余力有时间做可以拓展的事情。从两人有商订开始,我想要的就是“立即”,譬如第二天就能按部就班,马上有“改变”,譬如最晚8点前结束,并且自己知道截止时间前怎么做以及做什么,把控自己的情绪和节奏,当老二没能做到,我会觉的整件事都是失败的。
但若按“有改进”来要求,那就是哪怕一周当中做到一次,或者一晚当中做到一部分,或者,比往常进步了那么“一点点”,那都要算“有效”。要能看到,肯定,并鼓励。不期待完美,大人和孩子才不容易灰心丧气,就不会持续体验挫折感。承认进步才能鼓舞到孩子,并激励孩子继续努力。
所以,“有效”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一样的情况,不同的态度,就有不同的结果。
我读这一遍时,还注意到了书中对“鼓励”的阐释。他说,“鼓励”是处理隐藏在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以激励孩子做的更好。这话说得真好啊。不是肯定什么,不是批评什么,是找出孩子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从而去激励她做的更好。赞扬是以旁观者的角色肯定对方,而且通常是对完成了的、完美的结果进行肯定,它会形成一种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而批评,是想通过让孩子感觉更糟来使她做的更好。
但是,面对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要去平和而有力的“鼓励”是真的不易。发生冲突的时刻,大人和孩子都可能做出非理性的回应,我们会转向原始的“爬行动物脑”。分享到这里,我突然想,这本书的核心其实就是“和善而坚定”,就是你怎样来“和善而坚定”。和善而坚定,更多是一种“情绪处理”。一旦处理好了情绪,大人孩子回归于理性状态,任何事情不就能在现有条件下做最大限度的正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