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5 日晚,在给父母留下了一封短短六行的遗书之后,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一名初二学生从位于 11 楼家中跳下,永远离开了人世。其母因儿子离世情绪不稳定,于 5 月 7 日也跳楼身亡。
这算是最近最令人扼腕的新闻。
海淀公安快报中称,5 月 4 日,孩子因学习成绩不理想,其父亲将其手机没收,5 月 5 日,孩子向父亲索要手机未果后,从家中 11 楼南侧阳台跳下。一部手机,家破人亡。这样的悲剧值得全社会深思:教育体制、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监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等等。
仅仅是因为要手机爸爸不给,孩子就跳楼吗?绝对不是,是因为孩子感受到了被控制,而自己无法也无能力挣脱控制的牢笼,因此带来的绝望感、内疚感、羞耻感让他下了跳楼的决心。
过度控制孩子的父母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父母那里没能得到爱的一种补偿
当我们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足够的爱,要么通过婚姻来补偿,要么通过孩子来补偿,而婚姻的困难及亲子关系的恶略都是补偿的结果。父母是什么人其实比他们做什么重要的多,父母人格基本健全,对过往的经历会学习自我修复,而不至于对孩子控制,这样的控制同样影响了孩子的核心人格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自身后天的努力,80%取决于他的父亲。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妈妈对孩子的影响使你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爸爸则是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这个跳楼孩子的行为背后父亲对他深刻的影响。
青春期孩子对自我认同的困惑及无法释放的攻击性,让他纵身一跳
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埃里克森在著名的人格八大理论中,对青春期(12-18岁)这个阶段描述的冲突为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青春期的孩子经常思考的问题是:我是谁?埃里克森认为:如果一个孩子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
接待的来访者中,一个初三的男孩因为手机使用的问题,与父母冲突不断。因此父母和孩子双方签订了协议,一开始两页多的协议到最后增加到六页。在执行细则过程中,因为双方的分歧,父子之间产生了肢体上的冲突,彼此都愤怒、委屈。如果亲子关系转换成商业合作关系,那么毕竟存在着太多的不平等,同样是控制的方式,冰冷的协议让孩子觉得阻碍了自己的自我认同,所以痛恨和排斥父母的行为。孩子就会用敌意对待家庭,他宁做一个坏人,或者去死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而父母对于孩子的这一需求并不了解,对孩子缺乏尊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让孩子失去了自由,所以孩子开始了反抗行为。
所以不难想象纵身一跳对这个孩子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孩子和自己的所有行为,父母要做的就是允许,把对孩子的焦虑收回来,内观自己
看到这,很多父母肯定更加的焦虑了,不管孩子玩手机,怎么可能?那他就得天天和手机在一起了,不上学怎么办?网络上瘾怎么办?头脑中巴拉巴拉一大堆可怕的念头和想法。但是想法并不等于真实,因为看见的都未必真实,何况想法?
孩子越小,感受性越高,与身体链接的能力越强,智慧也大,所以孩子的规则感越早建立越好。让孩子自由的探索世界,对于孩子的行为不评判对错,不论是非与应该,当孩子所有的经验都来源于自我探索,而非父母的指导与纠正,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自觉。
一个孩子读高中后,父母通过学习对孩子开始放手,不管干什么都尊重孩子,放空自己和孩子平等对话。孩子选择文科,父母万分焦虑,但是意识自己的焦虑与孩子无关,并做相应的处理,尊重孩子的选择,最终孩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当孩子在看手机,父母一旦有焦虑的情绪并有制止的想法时,首先觉察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是什么?这次的制止的方法和情绪与以往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情绪感受来源于哪里?我是否可以尝试着不做评判的陈述客观事实?当父母带着这样一份觉知,接纳自己的情绪,结果就会不同,对亲子关系一定具有促进作用。
青少年教育专家尹建莉说: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完美独立的个体,坚信在这个孩子的内部,早已具备了“成为他自己”的所有要素,就像一颗麦粒具备了所有成为一头麦穗的要素一样,那么他就会完全安心于去做最简单的浇水锄草工作,而不会精细安排这粒种子何时出苗,何时开花,更不用担心它会长成一株野草。
为了不让家庭的悲剧一再上演,父母们请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请允许你的孩子成为TA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