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观察生活当中,我们是不是常常脱口而出,像“我做不到”,“我不懂”,“这太难了”,"我学不会", “那不可能”,“恐怕没什么希望”之类的话?
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无意识地“喂养”了各种思想观念,被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和周围环境等灌输了某种特定的信念系统。我们被灌输“有条件的爱”,被灌输“做自己有兴趣的事就无法谋生”,我们被灌输大人们的“对错好坏”,被灌输“金钱就等于财富”,被灌输“要是这样就不能那样”等等各种限制性的信念。
限制性信念就是捆绑住我们生活经验的信念。限制性信念通常深植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像是灌在电脑里面的基本操作系统,是指引我们基本生活的方针。因着这些信念,我们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感知,就像开着自动导航仪一样,航向“预设”的既定旅程与目标。
当我们用拜伦‧凯蒂《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四句话提问检验这些信念的真实性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曾深信不疑的很多信念都不是真的,但我们信以为真很多年。这些信念常常让我们被困在头脑编制的故事和谎言当中,痛苦而无法自拔。这些信念常常让我们无法突破现有的舒适区,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这些信念更让我们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天赋和潜能,活出一个本属于我们的精彩的人生。
怎样解除我们这些根深蒂固的限制性信念呢?
1. 觉察是改变信念的开始
星洆老师常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要觉察自己内在深信不疑,却又浑然不知的信念。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自从开始学习金刚智慧和坚持冥想以来,我察觉到了自己好多其实不合理,却被自己深信了很多年的信念。我也逐渐由无意识的生活状态慢慢转向带着觉知的生活,虽然离“精进”还相差甚远,但行在路上已经让我很喜悦了。
单纯的觉察就是改变根深蒂固信念的开始;培养觉察力则是由做冥想开始。我初学的冥想是观呼吸冥想。就是放松地坐在椅子上或垫子上,什么事情也不想,只是专注地数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数一次。我本以为这是一件很容易做的事情,真正做的时候发现很容易分心,连续数十次呼吸不走神都很难。
冥想的时候发现我的头脑里飘过很多很多的思考,比如忽然想起今天的晚饭要吃什么,或是突然想看看有没人给我回邮件等等。这些思考经常牵动我接下来的思想言行,有时思考无限发散到遥远的空间,有时则根据思考的引领去做相应的事情了。
其实冥想时分心也很正常,我们要试图把焦点拉回到呼吸上来,重新数一遍。有时我想要把自己的焦点拉回到呼吸上却发现又有其他思考飘过的时候,会感受有点沮丧。其实,各种情绪飘过都没关系,我们只要静静观察到自己有分心思考这个状态,或者静静关照到自己有感觉沮丧这个情绪上面就好了。之后会发现,那些思考和情绪也慢慢会消散。
所以,当观察到一个思绪飘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去评断它好与坏、对与错,只需要关照着这个思绪,观察一段时间等它消失,继续数呼吸,继续做冥想。久而久之,我们觉察的能力会加强很多。
2. 冥想可以培养专注力
我们通过练习冥想可以培养出觉察身心的习惯,然后逐渐发现我们根深蒂固的限制性信念,最终建立新的信念。形成新的信念系统和思维方式需要好的习惯。旧习惯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长期形成并且不那么容易纠正。所以我们需要专注在建立新的思想行为言语习惯上。
在现今资讯科技发达的年代,时间比金钱更重要,注意力比时间更重要。
格西麦克·罗区(国际商业畅销书《当和尚遇到钻石》作者)说,我们每天练习的冥想就像是一根套在小狗脖子上的绳子,我们不能被它牵着走,而是要有效的控制它,成为一个好的狗主人。
练习冥想一段时间后,并不代表我做任何事都不会分心了,但是我把思绪拉回来继续专注当下的事情的能力加强了。比如说我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忽然想看一下朋友圈有没有更新,我就只要关照到我有这个想要分心的感受,而不去评断它的对错好坏。我观察一会“我想要看看朋友圈”的这个感受,知道这个想法飘过我的脑中;然后我就轻轻的把意识拉回到到书上继续专注阅读;而不是被这个头脑中忽然飘过的思绪带走,马上放下书本去打开手机。
那一刻开始,我就不再成为脑中思考和情绪的奴隶。因为我可以决定让当下的那个思考随风飘逝,之后采取一个和过去不一样的思考言语和行为。我成为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冥想就是让我们觉察和关照到我们脑子里飘来飘去的思考和情绪,让我们练习专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当觉察到这些思绪以后,只是注意到它在那里,我们仍然专注在当下所做的事,而不被它的控制。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活在当下了。
3. 从微习惯开始形成惯性
我们人类都有一个惯性的驱使,我们习惯根据过去的经验,重复过去的相似的行为。每个人都具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这是人的天性。但凡想要改变过去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信念,我们要培养一种新的习惯,并且坚持下去让它成为一个新的习惯,取代旧习惯。
大多数人都想想要改掉自己根深蒂固的限制性信念,让自己变得更好。但结果往往是心潮澎湃的立下誓言,信誓旦旦地做了几天,却又陷入无法坚持地无限懊悔中。
其实改变说难也不难。我们可以先试试微习惯 - 就是强迫自己每天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之后循序渐进。微习惯是我们初期给自己设立一个很小的目标,小到几乎不大可能会失败。正是因为这个特性,我们很容易开始这个微习惯,也很容易完成它。它不会给我们造成太大负担,也因此是一个很具优势的习惯养成策略。
比如我们初期做冥想的时候,把“每天做3次冥想”缩减成每天做1个,把“每次练20分钟冥想”缩减成每次练5分钟......哪怕是每天一点点行动,也比毫无作为强无数倍。
对于我个人来说,相比一年当中某几天做好几个小时冥想而其他日子全然忽略,坚持每天做5-15分钟冥想的影响力是更大的。因为每天做短时间冥想,积累起来就形成了一辈子的新的固定习惯。它会变得像吃饭和呼吸一样自然。
心有多大 梦就有多大
有个故事说,一个人在家里的鱼缸养了一条小鲨鱼,养了好几年鲨鱼也没怎么长大,在鱼缸里待得很舒适。后来他要搬家了,就把鲨鱼就捐给当地的海洋馆。他几年之后回到海洋馆找他的小鲨鱼,怎么都没找到。后来他发现有一条很大的鲨鱼在他面前游来游去。仔细看才发现原来离开它的鱼缸,鲨鱼居然大了很多。
所以,池子有多大,鱼就有多大。
当你脱口而出,像“我做不到”,“我不懂”,“这太难了”,"我学不会", “那不可能”,“恐怕没什么希望”之类的话? 稍微转变一下角度问问自己:“我怎样才能做到",“我去找哪个老师学会这个技能”,“有什么方法让它操作简单”,“怎样可以学会”,“除此之外有哪些可能性呢”,“试试另外一个办法行得通吗?”....
其实,与其深陷在怀疑和犹豫当中,设想各种不可能,不如脚踏实地从当下开始,从一件小事做起,开始有意识地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有一天,我们也许会看见一个截然不同的自己。毕竟,心有多大, 梦就有多大;梦有多大, 世界就有多大!
愿你跨越自己的限制性信念,自由快乐地遨游在丰盛富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