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朋友给我抛出了一个需求,说需要一套思考和解决事情的方法。我表示我懵了,我自己貌似也没怎么思考过这个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大脑开启自动模式,基于经验和对未来的预期就解决了,并没有系统的总结过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体系和方法。所以,我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思考并撰写了一些我的想法,与大家沟通和交流。
(1)不被情绪左右
遇到问题时,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目前所处的情绪状态。因为情绪对人的判断和决策有很大的影响。
细想,在工作时,心情烦躁和愉悦两种状态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同的。为什么呢?因为愉悦状态下的多巴胺和肾上腺分泌会促进人处在精神饱满的状态,这种时候下思考,对很多事情的思考是有益的,比如任务分工、目标制定、感情决策等。
但心情低落是不是完全不可取呢?并不是,心情低落时候,有时也会意外产生出新意。因为压力和阻力往往会激起人的斗志和毅力,这时候的思考往往会促进个人效率,比如问题修复、时间规划等。
因此,我们需要判断自己在该时刻的情绪状态是怎么的,不因为冲动而盲目,亦不因为激情而迷茫,把握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跳出情绪控制下的思考,才能对人物、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
(2)适当预测
如何解决一件事情?这往往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因为只有在对事件的发展方向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后,我们才能做好充分的预备方案。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跳出“自动模式”,不自动过滤负面的倾向。就拿工作计划来说,对于一个任务,明确deadline之后,需要做一个大致的计划列表,这个时候就需要适当预测在人物进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阻碍和问题,并思考相应的对策及解决的时间,不至在后期实施过程中无法前进,耽误任务进度。
当然,我们的预测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意味着我们对事物的演化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也无可厚非,但这部分能力我们可以在图书、交流和自我经验中得到提升。
(3)选择方案
在详细思考过可能的发展状况后,我们要如何做出决策呢?当然是选择自己能够承担的最好状况。需要明确自己所能承受的代价,无论我们怎么解决问题,我们都会有相应的代价,寻找在自己承受的代价范围的解决方式,并对最坏的结果做好心理建设和预备方案,即使最坏结果不一定出现。
选择方案时需要考虑如何降低自我风险,一般情况下要降低自己承担的风险,应该只能找可靠的共同人(同事、项目合伙人、朋友、家人等)来共同解决,也就是把别人也考虑在事件范围内,不是想着单单靠着自己的能力扛起大旗。
总结起来就是,遇到事情需要解决时,首先平复自己的情绪,客观的分析情势,然后适当预测过程和结果,最后在这些状况中分析出最优解。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