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想写作,到决定写作,一开始就是想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如逻辑,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直白一点,就是想要知道自己怎么想,怎么说以及怎么做事的。
只有通过写作才能知道过去的自己怎么想,想的对不对,毕竟大脑对过去的事情大多是记不住的,甚至大脑会把过去的想法进行合理化,歪曲事实。
为了改变这一切,从写作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
写什么呢?从最开始的想到什么写什么,慢慢的发现自己越来越词穷了,不知道写什么,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份写作的热情渐渐淡漠了。
是否还要继续写下去?
早两天听过班长苗导关于系统育儿的分享课。对于育儿,我们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经验:父母辈等有经验的人教我们做,还有就是摸索,然后积累经验。碰到特别哭闹的孩子,或者遇到父母辈他们都没经历过的问题就不知所措。
写作正如苗导起初育儿那样:通过学习来复制成功,常用的机制有三种:试错、模仿、天择。
复制成功的文案简单,三句话:
1.从所有可选行动中过择一个付诸实施;
2.记录结果,评定成败;
3.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动,回避与失败相连的行动。
苗导的育儿经历开始也是通过模仿与试错来积累育儿知识的。这种经验积累的局限性不可避免:
1.时空局限。相同的育儿经验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景下,不一定同样有效;
2.生命的复杂性。相同的经验对于不同的婴儿不一定适用。
3.人本身思维的局限性。育儿经验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问题可能由于认知,思维角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中可能存在错误。
重要的是,面对新生的,从未出现过的问题,无从解释,更别说解决问题!当然还有一个就是太慢,经验的积累追不上变化。
育儿如此,写作也如此。苗导也是从育儿的困局中,慢慢地意识到问题——必须用另一种方式解决,正就是建立系统思维——用点线面体模式来解释育儿知识和困局:
点——事件;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线——趋势;事情发生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变化又是如何发展的。
面——结构;哪些因素诱发、推动、削弱了变化?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体——心智;如何看待这件事,产生了哪些想法,又是哪些想法导致事情的发生?如果再发生一次,又如何应对?
用理论来解释,高效!写作是否也如苗导的育儿模型一样?
我忽然顿悟过来,过去听过老师讲过写作的框架,如写作要写有个主题,然后再有一个框架,如人之骨架,然后在骨架上补上血肉。
现在才明白只有这样做,才是高效的,才不会受情绪、环境等因素影响,才会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也只有这样才能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