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能将 Scrum和看板的区别,优缺点对比一下吗?
A: 这是第二次Lean and
Kanban China Meetup的内容之一,欢迎大家参加。这里可以简单解释一下:
最跟本的区别是在变革方式不同。 Scrum属于改革性变革,需要根本改变组织的架构、角色、流程、文化。看板属于渐进式变革,初始要尊重组织现有的架构、角色、流程、文化,通过识别瓶颈、工作不均、浪费,度量任务周期时间实施增量渐进式变革,逐步打造组织的持续改进文化。
关注点不同。scrum关注每个迭代完成的增量都是是潜在可交付给客户的。看板着重在工作流的管理,努力是工作项平滑流动,以持续缩短有价值工作项的周期时间为最终目标。
流程不同。Scrum框架比看板有更多规则(三个角色,五个事件,四个工件),把事件、角色和工件绑在一起,控制着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交互;看板更灵活一些, 六大实践由浅入深。业界团做scrum but的团队很常见, 很少见团队在做kanban but. 但是看板应用有浅深之分,六大实践用得越多,越彻底,看报的应用就越深些。
但是二者也有很多共通性。不管Scrum还是看板,都是流程工具,各有所长。泛泛地比较比较二者哪个好,没有意义,团队或组织可以根据自己项目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工具方法,或结合使用成Scrumban。
Q: 任务大小不同,如何估算平均周期时间 (lead time) 呢?
A: 在看板里,估算不是必须的, 而是依据不同的类别的工作项,设定目标周期时间。目标周期时间的设定是根据长期的历史统计得出。
根据统计过程理论,对于某一类工作项,尽管其大小有所不同,但是在长期的时间内,如果过程没有变化,团队切分任务的方法没有变化,其周期时间是在一定上下限内浮动的。但是如果任务大小差别过大,会导致周期时间浮动的上下限范围过大,造成项目可预测性差。
看板强调提高系统的可预测性,也要求将任务切分,比如大的Epic切分成 story,等,如果同时保留Epic和story两个类别,设置
目标周期时间和统计平均周期时间时要区别对待。
Q: 看板遵循的是什么样的节奏呢?
A: 看板是以事件为驱动的,发布计划、部署上线、过程改进活动可有各自的节奏,不排斥像scrum那样都以一个sprint为单位,但原则是将不同的活动解耦,不一定都遵循一个节拍,甚至可以按需做部署上线和发布计划。
Q:敏捷有个价值观:individuals
and interactions over processes and tool.看板是不是强调了流程,弱化了人的主动能力和协作呢?
A: 这是对看板的误解。 看板的精髓思想是精益,精益的一大基石就是”Respect People”。
看板流程是轻量化的经验式流程,在WIP限制下团队不密切合作最终会导致生产线停滞;看板鼓励从下向上的领导力,每日站会上,大家主动识别系统瓶颈、浪费、工作量不均等问题,不需要某个领导来指挥;对于识别出的问题,自发启动会后讨论,马上解决。所以,反之,看板强化了团队的主动和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