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梗概:
1,作者有名,多被引用。但内容不好读。
2,自己做的语言:未来会被娱乐至死。
奥威尔的语言:独裁的未来。
赫须尼。
因为自己享乐,而限制自己。在庸俗文化沉沦
3,过去被文化统治。古时,看书,作为娱乐。电视出现,被娱乐取代。
总统,以前是依靠演讲稿编撰师,现在依靠,形象设计师。
4,能够娱乐他人,就能够成功:网红、抖音。
5,过去:
烟雾传递信息。
谚语传递信息。因为容易传播。
文字文化时代,观点固定下来,被分析、批评、审查。判案,需要文字材料。
被文字教育的一代人。
理解抽象概念,能力是否退化?
电视时代。电视文化,是低劣。
因为电视,给你不需要你思考的东西。
图像传递信息。理解图像时,从来不做思考,大脑喜欢。
4,有多久沉迷于“不思考,看电视”的时间?
自己的思考:
1,作者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讲述了电视这个信息传递的趋势:庸俗化、娱乐化。
2,作者的前提假设:电视时代,依靠图像、声音传递信息,而所传递的信息,必然是会迎合大众,因此,适合大脑的信息,都会变成:不用思考的信息。娱乐信息,符合这个需求。
3,我个人经历,确实是这样。约翰格雷讲到情绪掌控,他提出,如果你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你就会:吃个不停(肥胖),喝个不停(酗酒),看不没完(看电视等,娱乐至死)。
4,我有过一年时间,逃避自己,整天就是看电视、看剧。导致我的生活都是逃避问题、逃避责任.自己浑浑噩噩地过了一年。总是在退步。肥胖、退步、身体机能下降,感觉什么事都做不了。后来,我明白这种心理上叫:习得性无助。就是一做事情,就崩溃:不行,不行,我做不了。我还是看电视吧……。
5,德鲁克曾经回答互联网出现,对商业有什么影响的问题,说:互联网消灭了人与人的距离。
这个观点一语中的。
过去,买好的铺位,是买这里的旺区的“人流量”
然后,有了电视,是1对多的模式,投广告,是做标王。电视成为了眼球经济,谁控制了电视广告,就掌控了口和耳朵。
然后,互联网,百度、淘宝、腾讯,平台型公司,手握流量,掌握流量,掌握整个商业。特别百度,风光无限。
移动互联网,百度还在沉迷于自己互联网入口的“搜索”时,信息流、智能推送,已经盖过了他的风头。抖音、快手、直播……
腾讯拿到了入场券:微信。马云着急,做了来往,失败告终。做了钉钉,还有一轮眼花缭乱的收购布局。
所有收购布局背后,都是抢占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入口:优酷、淘宝、支付宝、微博、钉钉、快的……
6,在这个时代,你不想看信息,可是,却有数不清的商家要把你大脑“喜欢”的信息推送到你的面前。
过去,是你搜索什么,出来什么内容。你要的是“精准度”和“答案”
现在,你被标签化,每搜索一下,每点击一下,每刷一下,都会被标记,然后,类似的信息会自动推送到你的面前。
7,我看朋友圈,一刷可能就1个小时,完全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刷信息,刷头条、刷B站,通常2-3小时过去而不自知。
8,《娱乐至死》,并非危言耸听。
我如何应用来改善人生?
1,《娱乐至死》的假设,是图像传递信息,必然导致庸俗化,导致人性的沉迷,从而娱乐至死。
2,现代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其中智能推荐,就是用真实的“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对人标签化,推送你自己都无法拒绝的“信息流”,让你沉迷。
3,根本的根本,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情绪掌控”。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用约翰格雷的方法,训练自己的大脑,掌控情绪。抚平负面情绪,找到正面情绪,才能根本上,解决被 “娱乐至死”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