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上读到一段很有趣的话:动物的行为主要出于本能,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而人类却能够做出选择,也必须做出选择,这既是人的特权,也是人的重负。
‖进京
我猜想,人类之所以会做出选择,大概是受了关于未来、关于梦想的蛊惑,而北京这座城市,最耀眼的广告招牌恰好是:实现梦想,给你未来。
这两样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竟然有着巨大的魔力。于是,脚踩着生存的轮子,手举着梦想的牌子,心里装着爱情的蜜罐,我来到了北京。其实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也曾想过在老家找一份像样的工作,毕竟读了四年大学,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都对未来有所期待。因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常常要肩负着改变一家人生存状态的使命。然而小城市的现实情况却是:除了要托关系找熟人之外,还得“上点银子”——这是我绝对不能接受的,也是我的家庭支付不起的。我很简单粗暴的认为:我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为什么我还要花钱得到这份差事?!
还记得第一次得到面试机会后,有经验的师姐跟我说“要捯饬捯饬”,可惜我打小就被灌输“艰苦朴素”的理念,压根不懂时尚不懂美,还花30块钱去化了一个妆。面试主考官跟我说:你的笔试成绩不太理想,通讯体裁写得不到位,其他成绩还算可以。我马上跟她说:那我现在出去采访,再写一篇发给您吧。估计报社的主考官被我的直率给“吓到了”,竟然也答应了。后来上班第一周便安排我出差,我兴高采烈的跟家里人打电话说工作已经找好了,马上会去外地采访。千里之外的家里人左思右想觉得这可能是个骗局,命令我马上辞职,安全第一,千万不要跟着去出差,万一被卖了都回不了家……
几年后我自己也当了妈妈,才开始真正理解父母当时的心情,老话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一个姑娘家只身在北京这么大的一座城市,无数个夜晚,在家乡的那一头,是牵肠挂肚的父母亲。
‖在京
还好,北京从不亏欠任何一个认真对待他的人。
在没有生宝宝之前,我常常会冒出“逃离北京”的念头。大家都懂的,北京这座城市,有时候会让打拼于此的人觉得很无力。有一次实在熬不住了,我坐在路边的长椅上大哭,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哭过之后又暗自庆幸:还好是在北京,来来往往的都是素不相识的路人甲。
进京十年,在老公的带领下,我们有了自己的小窝,也在北京结婚生娃,逐渐融入这座城市的生活中,慢慢开始像熟悉家乡一样去熟悉北京。我家小屁孩曾经自问自答的对我说:妈妈,你是东北人,爸爸是安徽人,我是哪里人?我出生在北京,应该是北京人吧?!作为第一代“移民”到北京的外地姑娘,我义无反顾的跟着孩子扎根于此。我和身边很多外地进京的妈妈们聊这个话题,通常大家得出的“反问式结论”是:如果老家可以提供和北京一样的资源,我们又何必进京十年还没走呢?!为了下一代的幸福,在北京好好干吧!
‖未来和梦想
无数人把梦想种在北京的二环里,三环上、四环周边、甚至五环以外,每天来回穿梭,用汗水、泪水辛勤浇灌,等待梦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自己好像是打着梦想的旗号进京,结果却在迷惘和瞎忙之中忽略了梦想,一身扑在生存的怀抱中。回头望望自己曾经的梦想,发现它倔强的矗立在自家花园里,虽然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却也顽强的存在着。摩西奶奶说,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浇灌梦想这件事,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