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易中天老师的文章,毫无疑问。
他的文字流畅易读,却又有严谨的学术观点做支撑,还总是在细节设置上给我惊喜。
比如他会给一些不太常见的字注音,而且是用汉字注音。这种做法我只在他的文章和书里里看过。
比如他的文章会用一些当下互联网流行的梗,年轻人读起来会心一笑,却不显得突兀。
所以我关注了易中天老师的公众号,也追看他的中华史系列书籍。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是易中天老师以一人之力重述中华历史的发愿之举。这个系列的官方介绍是:
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到六年时间,以每季度两卷的速度,写作五部共三十六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先秦》,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第三部《隋唐宋元》,第四部《明清》,第五部《近现代》。
这本《严嵩与张居正》,已经是《明清》卷的第二本书了。上一本《朱明王朝》,还是2018年出版,从皇帝与制度的角度讲述了明朝种种。《严嵩与张居正》,是从官员的角度讲述明朝。这本书的核心主旨是想要回答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在腰封上:
聪明如严嵩也是受害者,
清廉如海瑞只能当摆设,
帝王师与实干家张居正,差点没逃过开棺戮尸的下场。
这一切是为什么?
不难看出,这本书的叙事角度是“人”。既然是人,那就一定是复杂的。因为复杂,所以不能简单的贴个标签就算完事。因为复杂,就需要探究复杂背后的成因,以及所带来的后果。
书名的选择,非常有意思,《严嵩与张居正》。在世人心中,他们是两极。一个奸,一个忠;一个坏,一个好。一个是国家衰亡的罪臣,一个是国祚延续的能臣。即使是几百年后,我们仍然对严嵩大骂不止,仍然对张居正推崇不已。但这就是全部的真相吗?易中天老师说,不,真相更复杂。
严嵩与张居正,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两人都是“神童”“美男子”,比如两人都站在离皇权最近的位置,比如两人都在各自的时代呼风唤雨,比如两人的生活都很奢侈。但最重要的相似是,两人都被他们所处的环境改变了。这种改变,带来了后世对他们各自不同的标签式印象。
所以,他们各自处于一个怎样的环境?
严嵩,遇到了明朝最聪明的皇帝,嘉靖皇帝。
张居正,遇到了一个尚未长大成人的皇帝,万历皇帝。
从《朱明王朝》里(没看过也没关系),我们了解到,在明朝,皇权是没有任何制约的,臣子和皇帝是主人和奴仆的关系——在明朝以前,他们是主人和助理的关系。
所以,要讨论严嵩就不能不讨论嘉靖皇帝,要讨论张居正就不能不讨论万历皇帝。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严嵩与张居正》以“嘉靖继统”为第一章,以“万历谢幕”为最终章。
嘉靖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如果你看过影视剧《大明王朝1566》就能一下子想到:这是个道士皇帝。
这样的想法没有错。嘉靖皇帝虽然掌权长达四十五年,但真正花心思做的就只有“修道”这一件事。中国历史上求长生的皇帝很多,秦皇汉武都免不了俗。修道的皇帝也不少,比如梁武帝萧衍就曾经四度出家为僧,顺治帝也相信自己是僧人转世。但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像嘉靖。他不仅要修道,也要权力。神奇的是,在权力斗争中,他从来没输过,堪称当世第一高手。
易中天先生在书中,选取了一个小例子来展示嘉靖皇帝的权谋之术。嘉靖帝初到北京,就给朝臣们出了个难题:他停留在京郊,不肯往前走,理由是他要从正门进入北京城,而不是侧门。
走侧门是内阁首辅杨廷和等人拟定的程序,也是一系列登基为帝程序中的第一道。嘉靖帝为什么不肯按照朝臣拟定的程序走呢?表面上看是任性,实际上他不想受朝臣摆布。他能接受的状况只有一种:朝臣全都听他的。
国不可一日无君,杨廷和妥协了。这样的妥协,在嘉靖临朝的四十五年里所有人逐渐变得习以为常。因此后来海瑞说:天下之人不直视陛下久矣。
这个“久”,有赖于严嵩。严嵩是嘉靖的应声虫。应声虫不好当,起码得具备几个特点——
首先是,不要脸。易老师举了个例子:身为朝廷二品官员的严嵩,为了巴结上司夏言,亲自登门递交请柬。吃了闭门羹后,居然在夏言门前跪下,把请柬念完。
其次是,以上意为己意。比如嘉靖帝让臣子带花冠,只有严嵩带了;比如嘉靖帝让臣子骑马,严嵩虽然年过花甲,也照做;比如嘉靖帝出尔反尔,严嵩马上积极背锅。不仅如此,严嵩把所有功劳都归结为嘉靖帝。
在严嵩之前,嘉靖皇帝的内阁首辅像走马灯一般换来换去。遇到严嵩后,嘉靖皇帝的内阁首辅稳定了二十多年。也可以说,严嵩是被嘉靖皇帝特意选出来的人。严嵩的卑躬屈膝换来了稳固的首辅地位。但所有的卑躬屈膝都是有副作用的,对于严嵩来讲,就表现在他极度贪恋权力,在朝廷里到处安插自己的人马,并借机大肆贪腐。理所当然的,严嵩不再是那个心怀理想的读书人。
对于严嵩的转变,史学家们看得很清楚,以至于有人说,“非嵩误帝,实帝误嵩”。不是严嵩让嘉靖成为坏皇帝,是嘉靖皇帝让严嵩成为了坏臣子。
嘉靖与严嵩占据了一极,万历与张居正占据了另一极。
在他们中间,站着一个人,海瑞。直挺挺地,一无所有也不倚靠的海瑞。
海瑞只做一件事:守礼当君子,守法当臣子。
守礼当君子相对容易,因为只管自己,最多管家人;守法当臣子很难,在明朝尤其难。明朝的官场是熟人官场,熟人不讲法,讲关系,官官相护。海瑞讲法,讲法就要反腐。反腐,就是和所有人为敌。上到皇帝,下到小吏,99%的人都在他的对立面。这样的人,是要被干掉的。
但是海瑞实在太厉害,他的礼和法不仅是国家的倡导,民间的尊崇,也是不能被打断不能被收买的硬骨头。于是,他只好去当牌坊,什么也做不了。海瑞反腐,一场空。
现在,我们知道了:严嵩因为嘉靖皇帝成为了受害者,海瑞因为整个官场成了摆设。
那么,张居正为什么差点被开棺戮尸?
张居正不仅是皇帝父亲(隆庆帝)的老师,也是皇帝本人的老师。万历帝对张居正,非常尊崇。冬天怕张居正冷专门为他加毛毡垫子,夏天怕张居正热专门派宫女为他扇扇子。张居正还联合了皇太后和太监头子——他的环境比诸葛亮还好。
于是张居正轰轰烈烈地开启了一场改革风暴。关于这场改革,我们最常见的描述是:经过张居正的改革,国库的钱粮多到用不完。
然而易老师说,这是一场失败的改革。
我们怎么评判一场改革的成功或者失败?比如商鞅,虽然被秦国车裂,但他的改革措施延续了下来,因此我们说这是一场成功的改革。比如王安石,虽然他本人无恙,但他的改革措施被破坏殆尽,因此我们说这是一场失败的改革。由此可见,改革措施的延续与否,是我们判断一场改革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之一。
张居正改革成败的评价,和他本人的生死息息相关。张居正活着的时候,改革自然是成功的,否则他的姻亲刘一儒不会写信提醒他:
自明公辅政,立省成之典,复久任之规,申考宪之条,严迟限之罚。故大小臣工无不惶诚惶恐,奉公守职,治功既精明矣!——摘自《严嵩与张居正》
问题是张居正死后不到两年,即遭清算,儿子被逼自杀,连门前的牌坊都被要求不能放过,其惨烈程度连他的对头都看不下去。作为张居正花费了极大心血培养的学生,万历皇帝理应成为坚持改革的继承人。然而他没有。清算张居正,是他亲政后的第一件事。在“事事我说了算”的兴奋期过去后,他竟然走上了嘉靖皇帝的老路:三十年不上朝。
万历没有嘉靖的权谋之术,面对朝臣除了不管,用得多的招数就是耍赖。比如立皇太子这件事,他就一拖再拖,永远找不同的借口,不去履行他早已许下的诺言。
万历皇帝如此作为,当然不是一个好学生。那么,把延续改革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的张居正,自然是失败了。这种失败,延续到历史评价就是那句:“明朝不是亡于崇祯,是亡于万历”。
看完这本《严嵩与张居正》,一个想法冒出来:严嵩,海瑞,张居正,他们都是失败者吗?如果连他们都是失败者,谁是成功者?
或许,没有所谓的失败者,也没有所谓的成功者。失败与成功,都是如我这样的旁观者强加到他们身上的标签。在严嵩的一生里,他也曾有过为国为民奉献的理想,也曾支持胡宗宪抗倭。在张居正的一生里,他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走到首辅位置,更加不是畅通无阻的开启了改革。
严嵩被环境改变了,海瑞只能守住自己,张居正想要改变环境却被反噬。但他们都走到了各自命运的顶点,真正拥有过选择权。
我曾听人说,这世界上有天才、强人,和庸人。严嵩、张居正、海瑞无论如何也不是庸人,他们尚且要奋斗一生,才有机会真正去做合乎心意的选择。平凡如我,怎么可以擅自以为合乎心意的选择就这样轻易地摆在眼前,伸手可得?
我们一路奋战,正是为了可以拥有那个宝贵的选择权。
并且,无论说“是”,还是说“不”,都合乎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