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有一个叫《少年说》的节目,其中有一期有一个女孩控诉妈妈,为什么妈妈眼里只有别人,别人很厉害,自己的努力她完全看不到。为什么每次成绩发下来,妈妈都是说别人的数学好厉害英语好厉害,什么都好厉害,唯独打击自己。为什么妈妈总是用自己的学霸闺蜜做比较,嘲讽自己成绩差,还说学霸闺蜜怎么会和自己做朋友。
面对孩子的控诉,妈妈在台下辩驳道,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头不打击会有点飘。
小女孩说不过妈妈,转身跑到后台,与闺蜜抱头痛哭。节目中,妈妈的做法非常具有代表性,其背后的认知是孩子一夸就不知道进步了,所以需要不断的打击提醒才能变得更好。
孩子成长的更好,是所有父母的期望,这个目标指向是好的。然而,用这种不断否定的方式,得到的结果却南辕北辙。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一个经典实验说起。196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赛里格曼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叫习得性无助。他把一只狗灌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他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在笼子里惊恐的哀号,多次惦记以后只要分音器一响,狗就卧倒在地,开始声音颤抖。即使电机之前把笼门打开,狗也不逃,而是等待电机出现。之后下一个实验用人,当受试者也得出类似的结果。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消极的等待痛苦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当孩子不断努力,换来的只有父母的否定时,这样持续的打击会使得孩子认定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最终选择放弃抗争。不再尝试。
节目中的女孩是否有习得性无助,长大以后又将成长的如何?我们现在还不能妄下结论。但是在生活中,我曾经遇到很多年幼时有着和女孩类似经历的朋友。
当他们回顾童年,说起那些相似的经历,或者泪流满面,或者心如死灰,或者满怀怨恨。长大以后的他们,无论事业上取得多大的成就,父母当年不断比较否定读上面。打击的声音都一直在他们的人生中如影随形。所以后来埋下了深深的伏笔。低价值感的活在别人的评价里,那些过往的体验。来了太多无法委屈的痛。
很多家长把挫折教育理解为打击教育。事实上,打骂、羞辱不符合人性,其中也没有教育要素,只是一种造成习得性无助的破坏力。打击教育力。
只有打击没有教育。
这些家长,在教育上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制造挫折,以提高孩子的逆商。认为孩子生活的太顺了,长大以后会因为耐挫力差而栽跟头,所以要认为现在制造挫折锻炼他们。
他们是把挫折理解的太狭隘了,以为只有那些明显的负面事件才是挫折。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天然的在挫折中长大,无一幸免。可以说,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看不见的挫折,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冲突,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
婴儿带着全能自恋感出生,饿了有人来喂,哭了,有人来安抚,以为自己可以控制所有人。但是随着成长。他们发现自己不能控制的人或者事儿越来越多。当他想要翻身去抓玩具,却怎么也翻不过去。他要克服内心的挫败,一遍又一遍的尝试。
当他开始学走路会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上幼儿园。他第一次和父母分开,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度过几个小时,和小朋友相中了同一个玩具,一番争抢却不一定抢得到。进入小学,作业和成绩也总是无法让老师和家长满意。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大小事情何其多,我们无法一一罗列穷尽。不仅是童年在成年之后依然会遇到很多我们无法掌控。
给自己带来挫败和无力感的经历。比如喜欢的人不喜欢我工作遭遇平静期,创业又失败等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挫折一直存在,从出生到死亡如影随形,一个人的成长足够艰辛,实在不需要什么额外的挫折教育。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家长来制造挫折,而是家长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
父母刻意制造的挫折,只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与支持,从而陷入无助。而不断经受挫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既无能又无力,以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和被支持的却是安全感,同时也无法信任他人。如果遇到困难或者压力事件,反而会本能的选择退缩和逃避。
而为爱充分滋养的孩子,会更喜欢自己,更相信自己,更能与他人建立信任和亲密的关系。在面对困境时。也更懂得寻找资源,积极的解决问题。
妈妈,请你夸夸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相信这每一个孩子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