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本书,让我第一次看就睡了一整天。
颠覆日常理解的观念,夹杂着哲学、心理学,看的我晕头晕头转向。但不得不说,生活很多时候都需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告诉我的。我想跟同样觉得生活时有糟糕的你们分享。
1.“走不出的过去”,你有没想过“是你不想走出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名字可能不被大家熟知,但弗洛伊德跟荣格这两大心理学巨头的名字你一定不陌生,阿德勒就是仅次其后的心理学第三巨头。《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作家古贺史健跟哲学家岸见一郎根据阿德勒心理学的思想写成的书。
进入正题:阿德勒的思想中,对待“过去”是这样看待的:
发生什么事不重要,你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
有烦恼的人心里总是有几个走不出的阴霾。有人因家庭破裂,有人因高考失败。而大家普遍都接受弗洛伊德“原因论”的观点,将现在目前的不顺利状态归因于过去的不幸,尤其认为“童年的不幸”会造成“心理创伤”。
但阿德勒则主张的“目的论”其实是一种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试想一个在童年经历父母离异的女生,她现在无法放下过去进入自己的婚姻生活。如果只用“原因论”的说法来理解,这个女生因为在童年见到了父母的激烈吵架、家庭的分裂,感受到了婚姻的不幸,所以她现在害怕自己也会经历不幸,所以导致了她不敢结婚。
而换做阿德勒的说法, 这女生正是因为“不想结婚”才找出了“父母离异留下阴影”这个借口!这样她便可以一直不结婚!表面上看,她似乎是欢迎婚姻的到来的, 但是其实她没有勇气接受婚姻带来的生活改变,有父母离异这个借口,她可以维持现状,保持现在最舒服的状态,不用承担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如果用目的论解释,这个女生的烦恼就容易解开。
在改变的不安与变化的不满中,你选择了后者。你需要的是“摈弃现在生活方式“的决心。
2.你有被人讨厌的勇气吗?
我也想说说我的烦恼。工作已经满一年了,按照当初进公司的目标,这时候应该在为升职做准备了,可是现在的我却非常烦恼,犹豫不决,迟迟未着手准备。为什么呢?我怀疑自己能力,害怕被人认为“你能力不够又好高骛远”,害怕被人嘲笑和讨厌。
“人际关系的烦恼都起因于自己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是自己的课题被人干涉。”
在阿德勒看来,一切的烦恼都源自于人际关系的烦恼。而解决人际关系烦恼的很简单,那就是课题分离。将你的人生课题与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怎么判断属于谁的人生课题?看看这件事最终谁要承担责任。最终没有办法得到职位的上升,不是别人的人生课题,而毫无疑问是我自己的。那就不用计较别人的看法,我需要的是被讨厌的勇气。
又比如近些年困扰广大单身男女的“相亲”问题,婚姻最终是谁的课题?虽然父母为你操透了心,但婚姻还是我们自己的课题,最终与这个人相伴到老的人不是父母而是我们,既然这样,你还要因为害怕被父母讨厌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相亲对象吗?
是时候收收你的玻璃心了,世界并不以你为中心,你也不用讨好全世界。阿德勒心理学反对“表扬和批评”,认为这些都是一种纵向关系的操纵。他主张横向关系下的“鼓励”。如果我们以获得他人的表扬为目的,那就只能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这样的人生自然充满了烦恼。
所以,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吧!
3.请把你的人生看做点的连续而不是线!
很多人都有无比远大的梦想。我想起初中流行同学录的时候,一位男同学就大方地在梦想一栏写下:房子、车子、票子、娘子。但是人生,真的只有买到豪宅、迎娶白富美才算是完成梦想吗?这样想的人其实是把人生看做了一条线,追求线的终点,而往往忽略了脚下。
奋斗在北上广深的年轻一代,很多人往往把“有份了不起的事业,有个自己房子”当做最终目标。但是只看到这个终点,会与城市的工作、生活压力形成巨大的对比,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是这种想法的结果。但如果把人生看做点的连续,好好做好当下这个“点”的工作,就能减少压力并且更专注,才是离目标更近一步。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所有的人生都不是终结“在路上”, 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足够。
把人生看做点的连续,也很容易解决你的拖延症烦恼。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那你的“此时此刻”自然就变成了实现目标的准备阶段。既然是准备,那就可以“等待时机”, 可以“暂时偷懒”,这样慢慢生活就产生了拖延,并且变成枯燥单调的重复。书中的“哲人”教我们:想象自己是台上的舞者,把强烈的聚光灯打向自己,看不到过去和将来,只专注现在的“此时此刻”!有一天回头你会发现,原来我已经走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