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在我看来,写作仅仅是个人梳理思维的一个工具,写作创收是个红海,如果无意发展个人IP,可以随意点,想到哪就写到哪,至于句式是否合理、标点符号是否正确、上下文是否完美衔接都没那重要,所以,我就随便写写,您就随便看看,不足之处,敬请假装没看到............
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未来简史》
人可以孤单,但不能孤独,孤单不会伤人,孤独会,孤独会让人觉得自己的存在缺乏意义感,“认为自己的存在毫无意义”是抑郁症主要病症之一,从这个角度看,孤独也是一个病症。孤独对人的杀伤力其实超出大部分人的想象,即便是久经考验的大人物,也耐不住孤独的侵袭;记得前几年看了一篇对ZZY晚年生活的披露文章,被软禁在北京胡同的ZZY,终究还是被孤独打到了,孤独就像割肉的钝刀子,杀人于无形,鲜有人能扛得住。
简单聊聊我们老家农村孤寡老人的现状吧。从2004年算起,离开农村住到县城已经十多年了,因为农村老家还有爷爷奶奶健在,所以每逢小长假或者农历新年还是会回村里,谈到这个承载着我童年记忆的乡村,在心理上已经感觉很遥远了,除了过年,村里也没什么人,一副萧条图景,在城市化浪潮的裹挟下,想必多数乡村都应该是这种图景。过去几年,村里老人自杀已经不再是稀罕事了,以至于我每次回去甚至都要主动问我奶奶村里是否又有人老年人自杀,过去两年我们村已经有三位老人自杀了,基本都是选择上吊的方式,其中一位年龄最大的老奶奶已经快百岁了,由于她跟我老爷爷(皖北对曾祖父的俗称)是邻居,所以对她相对熟悉,到了去年,包括我我老爷爷在内的老邻居都已经先后过世了,这位老奶奶的身体却是异常的康健,身体从没出过大毛病,从我记事起,她一直都是独居状态,丈夫在几十年前跟儿媳闹矛盾上吊自杀了。去年初一被我爸逼着回老家去串门,路过她院子就进去给她拜年,由于幼时经常到她的院子来玩,所以她对我印象很深,一眼认出我来,拉着我不愿松手,简单的寒暄之后,突然就哭了起来,然后就是埋怨自己上辈子不知道造了什么孽,老天爷就是不让她死,一直等,就是不死,连问我数次“怎么办?”,老人言语和眼神里透出的求死而不可得的凄苦,让我猝不及防,无言以对,未等出门,我眼泪就已经在眼圈里打转,人活一世不容易,人到老年,不畏死,却怕生,总觉是场荒诞剧。那位老奶奶最终还是等不及寿终正寝,去年自杀了,用一根短绳扣在一米多高的门栓上,另一端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把腿弯曲后,活活的将自己勒死,就是作家三毛的那种死法,如果有一丝对生的留恋,把腿伸直就可以了,但她没有。人,生的有多绝望,死的就会有多决绝。
后来我才逐渐明白她的处境,独居一人,没电视,没手机,没宠物,能聊天的邻居都一个个去世了,老年人睡眠时间短,晚上天刚黑,就只能上床休息,凌晨2点就醒来,能搅起一丝兴致的大概就是躺在床上听屋顶的横梁和床下是否有老鼠爬过吧,亦或者听蛐蛐的叫声,等鸡鸣,等天亮,等着坐在门旁发呆的日常,长期下来,极度孤独状态里滋生的虚无感和绝望感会打垮任何继续活下去的意愿?想及此,我不由主的倒吸一口凉气,其实老奶奶不是我想的那样,她一点都不懦弱,甚至说已经足够坚强,毕竟,从丈夫去世算起,她已经坚持了几十年。
记得十年前看过的一部小成本国产电影《我们俩》,主要内容是租客女孩与性格怪癖长期独居的房主奶奶在小院里的生活日常,也是一部让人忍不住哭鼻子的作品,如此小众的电影随后还斩获了一系列大奖,年事已高的主演高雅琴还借此摘得东京电影节影后;这部电影勾起了很多观众对自己奶奶或者外婆的回忆,让人本能的产生没能给老人足够陪伴的自责,也让每个人畏惧剧里高雅琴的日常就是自己的未来,看到了高雅琴,好似看到晚年凄切的自己。
人,不怕忙,怕闲,闲,会生出虚无感,老年人最怕这个。很多闲不住的老年人,身体一直很好,一旦完全闲下来,整个人的精神气就跨了,身体状态急速下滑。所谓精神寄托,对老人来说,就是精力要有着落,哪怕能做一点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都会对自我有价值认同,觉得活着有意义。为了让老年人有一个更好的晚年生活,作为晚辈,要做一些能让老人精力有着落的事情,平时通过电话的嘘寒问暖是远远不够的,可能还需要在两个问题上下些功夫,第一是促成老人找个老伴,既然自己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条件多陪伴他们,就找个人替你陪伴;第二是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性较强的群体活动,比如打麻将、跳广场舞、信基督等,这些都是能有效改善他们精神状态甚至降低老年痴呆症发病率的好办法,我奶奶前几年眼看就要卧床不起了,这两年麻将没停,又开始了广场舞、信基督,连医生都素手无策的脊椎骨刺疼痛都大大减轻了,就这么神奇。让老年人少点孤独,应该是晚辈们最接地气的尽孝方式了。
孤独的结果,就是虚无感。首先你无事可做,忙起来的人是不会感觉到孤独的;其次,你与这个世界缺少链接,没有信息交互;虚无感几乎就成了必然。抑郁症与孤独不是一个概念,但从病症上看,抑郁症与孤独的结果很相似,都是自感人生无意义,The world , I do not care。
人,肉体和灵魂都是独立的,注定生来孤独,多数时间里,都只能活在自己内心那片狭小的天地,所谓解脱之道,无非就是保持好奇心、保持空杯心态和学习心态,走出内心那方天地,积极与这个世界保持温情的链接,积极有为,努力奋斗,知道如何排遣寂寞,打发时间,让自己的人生变的有意义起来;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还是要尽量去做,以求获得更多偶然和美好的机会;积极与那些同频的人勾搭,通过良性的互动让自己成为高质量社交网络的一个节点;如此种种,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让孤单毫无阻碍的演变成孤独,过一个充实的人生。
刘德昌 2018年8月27日 于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