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以水为师,以水为师”,但何为师又有几人能懂能准确回答。
人自孩童至逝时,好像能遇到很多师,也好像世间万物都能成为师。梅花香自苦寒来,因此梅为师;粉身碎骨混不怕,因此石灰为师;千磨万击还坚韧,因此松为师。师哪有这么普遍和容易!何时变得这么廉价了!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并未把“师”这个概念拔到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是师这个身份就是在中国文化中拥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因此对师我们应该更慎重。也许会有人觉得我太过矫情太过较真,那我就举个例子吧,现今大多数的写网络小说的人,我们会称之为写手,而不是作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觉得他们不够格,也没有那种高度和社会影响,所以没有和鲁迅先生他们拥有同样光辉的资格。
让我们回归题目,以水为师。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泽被万物而不重不争名利,很难。人们或是泽被万物,或是不重不争名利,很少有人能够两全其美。水为至柔,不与万物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这一点就足够难了。利万物如陶元亮,有泽被万物之能力,但却如石如竹过于刚硬,空有一身造福万民的本事却无用武之地。重名利如刘瑾,十分聪敏却无满腹经纶,更无利万物之能,凭着野心和对权力的渴求一步一步走上高位,为非作歹,最后落得一个凌迟的下场,遗臭万年。历史上诸如此类绝不在少数。因此我觉得,利万物且不争就像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式的梦想注定只能成为一轮圆月,成为夜空中最明亮最迷人但也是最触摸不到的存在。
我始终相信,人生活着必定有着某一种约定俗成的普世价值观,这必定需要为师者的言传身教。而水为物,既不能言语,又不能身体力行,人对其所有的感悟皆由内心所想所感所悟,因此不适合为师。我一直觉得人不能把太虚妄的东西当成师亦或是目标理想之类,因为达不到,所以往往会疯魔。之前就有听说过有些人把完美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为了追求这个而毁了自己的一生,最后一事无成,这就让我想到中国的一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我看来,水因为无人性情绪,是无限接近于完美甚至于触摸到完美边界的物种。
经常有朋友对我说在成长这方面在水上学到了很多,我就不明白成长能在水上学到什么。什么是成长?成长就是你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的那条沟,掉进去是挫折,爬出来是成长。成长就是你遇到一件有违你的价值观的事,你无法接受,然后整个心理人格都碎掉了,整个自己都碎掉了,然后把那些东西放进来重建。水者连绵而不绝,所以我真的无法理解这和水有什么联系,既无联系,又何来感悟一说。
时间万物皆有长短,多数长处我们需要学习,这无可辩驳。水亦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例如泽被万物,不争名利,低调。但它只是个值得效仿和学习的对象,也只是个值得效仿和学习的对象。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称师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