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迷茫的三个故事
认识C,是因为那时他总到我们班蹭课。
C学的是中文专业,但他对自己的专业没啥兴趣,又志在商业,于是翘掉本专业的课,跑到商业院蹭各门想听的课。
我问过C为啥不换专业,C说,换专业手续太繁琐,另外,自己虽然讨厌本专业,但好像也并没有那么喜欢商科,总之,有点迷茫。
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听说C因为太多门功课挂科,学分没有修够,会拿不到学位证。
后来我遇到C,问他:还迷茫吗?C说:更迷茫了。
第二个故事的主角,我们叫他小明。
小明是出了名的“跳槽王”:行政类工作,他嫌没挑战,干了没几天就走人;销售类工作,他嫌压力大,转眼功夫又换工作;仓管类工作,他嫌太乏味,工作还没干熟练又在筹划换工作......
朋友们问:你到底需要什么工作?
小明说:我想干自己喜欢的工作。
朋友们又问:那你到底喜欢什么工作?
小明说:我要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就不会迷茫了。
于是,小明继续工作、跳槽、工作、跳槽、工作、跳槽。
下面讲第三个故事。
S说他有一个梦想:到大理开一间客栈,推门花香来,抬头蓝天在。
我说,这个梦想挺好,去干吧。
S说,我手里既没那么多钱,又没有开客栈的经验,怎么干?
我说,没钱攒钱,没经验攒经验,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梦想的向往。
S说,等到什么都攒够,没准我根本就不想开什么客栈了。
我说,那就不开了呗。
S说,可那是我的梦想。
我说,既然是梦想,现在就好好工作攒钱,等时机成熟了,就去实现它,既便到时候,懒得去实现它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至少,你为之努力过。
S叹了一句气,说:可我现在已经讨厌眼前的生活,向往远方的客栈,哎,迷茫。
我还看过、听过很多像C、小明或S一样的迷茫故事。
他们拔剑四顾心茫然。
他们举棋不定人徘徊。
他们纠结于该屈从眼前的苟且还是选择诗和远方。
他们身陷六便士还是月亮的选择之中而进退两难。
迷茫,是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斗志昂扬、浑身是劲儿,却不知该走向何方,因为,他不缺少奔跑的力气,但没有行动的坐标。
对大部分人来说,迷茫,是因为分不清下面这五件事:
必须做的事。
能够做的事。
擅长做的事。
喜欢做的事。
想要做的事。
2、责任的边界:必须做的事
每个人都是一颗钻石。
钻石有不同侧面,这侧面,就是每个人需要扮演的角色。
所以,你会是丈夫/妻子、下属/上司、儿子/父亲、老师/学生等等。
每一种角色,都有其需要承担的责任,这是我们得以成为一颗完整钻石的根本。
简单来说,你有一些必须要做的事。
如果你是一位父亲,你需要照顾好你的小孩,尽管有时他简直就是一个破坏之王,让你无比头疼,但你仍要管住自己的脾气,接受各种不适,悉心照料他、呵护他,因为这是你的责任。
如果你是一位员工,你需要服从公司管理,完成上司安排的任务,尽管,有时你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者不爽,但你得想办法克服它们,来搞定你需要完成的事情,因为这是你的责任。
我们说回第一个故事中的C,如果他清楚知道,当时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学生,而完成学业、拿到学位证,是他的基本责任,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或许他就不至于那么迷茫。
这些事情,你不能因为没有动力或者不开心了,就撂挑子不干了,因为,每一个成年人,都需要肩负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像小孩子一样,想干嘛就干嘛。
责任的边界,框定了我们必须做的事。
而必须要做的事,是我们行动时的第一个坐标。
3、能力的边界:能够做的事
人在很小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全能控制感,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那时候,只要考试取得不错成绩,就会得到父母的表扬,只要长跑拿了全校第一名,就会被通报表扬,努力就会有结果,有结果就会有赞扬,这真是太棒了,于是,觉得自己简直无所不能。
随着日渐长大,我们会见识更大的世界,遭遇更复杂的问题,会意识到自己在一些问题上的无能为力,那种全能控制感被逐渐打破。
成长的过程,就是放弃㓜想,接受自身无能感的过程。
换句话说,就是接受了自己并非世界的中心的现实,也逐渐清楚自己能力的边界在那里。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清醒的认识,有些人虽已成年,但仍保留着孩童时的心智模式:只要努力,自己就仍是世界的中心,是那个无所不能的超人。
当发现现实并非如他所想时,就会产生极强的㓜灭感,就容易迷茫。
接受自身的无能感、清晰自己能力的边界、知道哪些是自己能够做的事,是我们与世界和解的一种方式。
4、才干的边界:擅长做的事
才干是任何一种贯穿始终、并能产生效益的思维、感觉或行为模式。
比如,你天生就对人际关系敏感,这是才干。
比如,你容易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是才干。
比如,你永远都是信心十足,这也是才干。
能力决定你能否做一件事,而才干揭示了更重要的东西:你能做得多好和多经常去做。
才干可以让你在某一领域建立起优势,从而变得与众不同、不可替代。
盖洛普公司出版的《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一书中,将人的才干分为四大类三十四种:
一、个人动机类:成就、行动、适应、信仰、纪律、专注、排难、自信、追求。
二、人际关系技能类:沟通、体谅、和谐、包容、个别、交往、责任。
三、自我表达类:统率、竞争、伯乐、完美、积极、取悦。
四、学习风格类:分析、统筹、关联、回顾、审慎、公平、前瞻、理念、搜集、思维、学习、战略。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事、想要做什么事,却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事,因为我们对自身的才干并没有任何概念或者清晰认知。
而才干,才是我们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关于如何发现自身才干,盖洛普公司也提供了解决之道:
1)渴望:你的才干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你情不自禁地去做一些事;比如,你打小就喜欢搜集各种小玩意儿,并把它们分类保存,这可能就是你“搜集”的才干在发挥作用;比如,从小到大,你的脑海里总会有各种奇思怪想,而且根本停不下来,那可能就是你“思维”的才干在发挥作用。
2)学得快:你可能有相似的经历,因为某种缘由,你开始学一门新技能,突然间你的大脑一片豁亮,仿佛整排的开关骤然开启,你比其他人学得更快、更好,完全没有新手身上的僵直和生硬;无论那项新技能是演讲、写作、商业演示或者人际协调,只要你学得特别快,你就应该往深的层面去看,这样,就可以识别出技能背后起作用的才干。
3)满足:如果你在从事某种积极活动时,能够从中得到巨大满足感,并且会想着“我什么时候再干一次?”,那你很可能喜欢做那件事,并且在用你的一个才干。
5、兴趣的边界:喜欢做的事
我听太多的人说过:他们之所以不开心,是因为没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们之所以迷茫,是因为没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似乎“喜欢做的事”,就是灵丹妙药、上帝之手,可以拯救一个人糟糕的生活。
其实它并没有这样的功能。
其一,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就像第二个故事中的小明一样,他总是说自己跳槽是为了寻找喜欢的工作,但其实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这个时候,“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很容易成为逃避责任或者游戏人生的挡箭牌。
其二,“喜欢做的事”有时并不会让一个人得到更多成长,比如,在玩游戏这件事情上,除去那些职业游戏玩家,对大部分人来说,游戏只是一种放松的方式,而不是谋生的手段,它对于提升个人成长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把它过于放大,让它占据一个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是有害的。
其三,并不是所有人的兴趣都可以成为其谋生的方式,不是你喜欢唱歌,就一定可以成为歌手,不是你喜欢表演,就一定可以成为演员,除非你真的拥有唱歌或者表演的才干,以及足够好的运气。
做“喜欢做的事”很重要,但又没有那么重要;你要搞清楚它只是你放松的方式,还是真的可以成为让你谋生的手段,总之,它不能成为让你迷茫的理由。
6、目标的边界:想要做的事
关于“想要做的事”,我喜欢用一个更加准确的词汇来替代它,那就是:目标。
很多人都经常说想做这想做那,但当你追问:“你什么时候去做?你怎么做?做之前你需要准备些什么?”等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答不上来。
他们只是想要做而已,又不是真的要去做。
比如,第三个故事中的S,他有去大理开客栈的浪漫梦想,但具体怎么去实现它,以及为了实现它要付出些什么,S并不是很清楚,但他仍愿意沉浸在这种浪漫梦想之中,并安慰自己说: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自我安慰终究只是幻觉,它除了对你没有什么实质帮助之外,还会让你在面对现实时变得更加不知所措。
真正“想要做的事”不是用以自我安慰的海市蜃楼,而是可以步步为营去实现的目标。
把“想要做的事”变为“目标”,才能让一个人从“想要做”的感觉中拉出来,去思考实现它的可能性和步骤。
一个好的目标往往是符合“SMART”原则的:
它是具体的(Specific);
它是可测量的(Measurable);
它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
它是有截至期限的(Time-bound)。
7、如何走出迷茫
区分你要做的事:必须做的事、能够做的事、擅长做的事、喜欢做的事、想要做的事;你可以把它们写在一张纸上,然后用上文提到方法加以区分。
知道它们的边界在那里: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再沉浸个人感觉,而是要让这些事情看得见、摸得着、可测量,这一点很关键。
有所取舍:搞清楚哪些事情必须要做、哪些事情可以不做、哪些事情可以多做,然后做出选择和行动。
反馈以及纠错:建立行动坐标、做出选择,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走出迷茫,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行动的结果去分析和纠正,找到可以使你成长和充实的那条路。
走出迷茫,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你需要建立起自己的行动坐标,你需要做出选择并行动,你需要在行动中不断调正,你需要足够了解自己以及这个世界。
愿你走出迷茫,然后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