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数码设备的流行,作为移动播放器、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的搭档,耳机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在大街上随处可以看到佩戴各种耳机听音乐的时尚男女,然而,当全情沉醉于音乐世界时,我们的耳朵也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
耳朵是人重要的感知器官,也是一个较为脆弱的人体器官,长期戴耳机会对于听力造成一定影响。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听力受损包括:①耳道病变,如中耳炎等;②耳膜受损,如耳膜破裂等;③神经性失聪,包括耳蜗的病变、听神经的病变以及听觉中枢的某些病变。不正确使用耳机对听力的损伤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可能发生。
耳道病变:
首先是耳机导致的物理性损伤,主要是佩戴耳机时受到猛烈的拉扯或挤压造成的,也有部分是由于长期佩戴不合适的入耳式耳塞与外耳道摩擦引起的损伤,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发展成炎症,影响听力。
其次是由于受到耳机表面细菌感染,耳机耳垫主要由布料、皮革等材质构成,直接与皮肤接触,汗液、油脂都可能渗入到耳垫上,很容易滋生细菌,长期使用不仅会诱发耳部皮肤炎症,还可能造成外耳道的炎症,入耳式耳机如不注意清理则更容易引起耳道的炎症。
另外,经常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
耳膜受损:耳机对耳膜的影响主要在于传导至耳膜的声音压强大小,当耳机音量很大时,直接对耳膜造成大音量的压迫而导致听力下降。长时间戴耳机,耳道内压力增大,还可能造成鼓膜内陷。突然开机时可能产生的巨大爆音对鼓膜的损害极大,注意先开机,调试好音量,再将耳机佩戴好。另外,佩戴入耳式耳塞,耳道内形成封闭腔体,耳机和鼓膜分别是这个腔体的两头。如果快速的拉扯耳机,腔体的体积会变大,气压变小,作用力最后会传递到鼓膜上,鼓膜是人体最脆弱的部分之一,这样的动作可能对鼓膜造成永久性的器质伤害。因此,不要猛拉扯朋友的耳机。在人多的地方,尽量不要使用入耳式耳机,别人一个小的动作(如耳机线绊到人家包上)就可能造成拉扯,损伤耳膜。
神经性失聪:经常长时间使用耳机易造成内耳螺旋器,听神经纤维和血管的损伤,引起神经性失聪,这也是导致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损伤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使用耳机的时间以及音量,研究表明,人耳长期接触超重低音和超高音,很容易对听力造成损坏。有些音乐发烧友习惯听大声,认为能够听到更多的细节,这对听力的威胁就更大了。在上下班途中,地铁或汽车开动的声音通常达到80分贝,在这样的环境下戴耳机听歌,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来“盖住”噪音,这时的音量可能会达到100分贝。
有些年轻人还喜欢在睡前戴着耳机听音乐,并于不知不觉中睡着了,整宿都没有关机,过大的或较轻的但持续性的声音长期刺激人耳,可能导致耳蜗微循环障碍,并造成耳蜗内负责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损伤,最终导致耳鸣和噪声性耳聋。
由上可见耳机对我们的听力有很多潜在的危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用耳机,而是要学会科学地使用。使用耳机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耳机要选择质量佳、杂音小、音量可自由灵活调控的,一旦遇到声响过大等情况可及时调整,并且要保证佩戴舒适。
2. 平时不要长时间戴耳机,隔1个小时休息会儿,音乐声强最好能控制在80分贝以下,以感觉舒适悦耳为宜;每个人对噪声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人群中约有5%为噪声的易感者,此类人群应特别注意噪声防护。
3. 不要在睡前躺在床上戴着耳机听音乐,由于受睡觉姿势影响,枕头对耳塞施压,容易对外耳道产生物理性损害,可以选择坐着或踱步听一会儿音乐再睡觉。
4. 经常使用消毒湿巾或蘸酒精的棉签擦拭耳机,对于入耳式耳机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防止感染病菌。
5. 在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噪声较大的场所,应避免使用耳机听音乐或打电话。
6. 较多使用耳机的人,可经常按摩耳部周围,可以增加耳部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
——吕艳朋,2017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