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几乎是植入绝大多数中国人潜意识里的梦想。
胖乎乎藕节似的手臂既可爱又显得有福气。
因此,在很多的家庭里,孩子吃饭的事根本就不是孩子的事,是一家老小共同的事,尤其是经历过饥荒年代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事。
吃饭问题,也成了很多家庭亲子关系、代际关系的引爆器。
除非天生一个吃货宝宝,这个宝宝还不能是光吃不长的类型,其它很少有家庭能完全不焦虑孩子的吃饭问题,只是程度轻重的区别而已。
我家亦然。
家有两个胃小的瘦宝宝,吃饭几乎是随时能点燃老公情绪的一个点。
孩子哪天少吃了一点,吃得磨蹭了一点,爸爸脸上就写满了“要么是你的基因不好要么是你惯坏了,孩子吃饭都吃不好”。
孩子哪餐吃得多一些,吃得痛快一些,爸爸便满脸的“真不愧是我的女儿呀”的自豪感。
然而,孩子逐渐长大,重复和规律便越加明显。
不管孩子如何吃得多,或者如何“凭一口仙气吊着”,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一岁以后,两个娃都保持着非常恒定的体型,从来没有变得更胖也从来不曾变得更瘦。
如果这个时间段缩小到一个月,就会神奇地发现,孩子也许有十天左右的时间胃口特别好,每天都是主动爬上餐桌等着父上大人上菜,父女三人抢菜吃抢得不亦乐乎,而且不管晚餐吃了多少,睡前必得来一份宵夜。
于是孩子的小脸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大,双眼皮变成了单眼皮,尖下巴变成了双下巴。
可是,爸爸还没来得及把这份“成就”在亲戚朋友中宣告,突然有一天,孩子就只是敷衍地吃几口蔬菜,几口水果,宵夜也莫名其妙不再提及,甚至零食牛奶摆在家里显眼的位置,俩娃也“视而不见”。孩子同样还是每天上蹿下跳、奔跑腾挪一刻不停,仿佛真的“只凭一口仙气吊着”。
没过几天,双眼皮又回来了,双下巴又让位于尖下巴。
如此循环往复,孩子始终保持良好身材,双腿修长,腰肢纤细——哦,她们这个年龄,还没有腰,只有腰部。
好似那些天开挂了似地长肉,只是为了接下来的时间有肉可瘦。
我把观察到的这个规律告诉老公,他终于能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淡定一些了。当孩子突然吃得少了,心理知道过几天她会吃得多一点,也就不焦虑了。当孩子猛然吃得多了,也知道她只是为了储备能量,以备度过接下来“靠仙气吊着”的阶段而已,也没必要到处宣告了。
更何况,宣告与否,焦虑与否,孩子终究还是按照她自己的节奏成长着,不紧不慢,不追不赶。
其实想想,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出门上路,前半程顺畅无比,也许是为了后半程有时间可以耐心在塞车中等待。
小时候出奇地乖巧听话,长大了在父母目力之外便会抓住一切机会让人大跌眼镜地叛逆出格。
小时候各种明目张胆地调皮捣蛋,某一天会变得出人意料地孝顺安份。
一直波折不断,也许是为了接下来的平静顺遂。
人生没有一成不变的风景,变化是必然,意料之外是常态。
每一种风景出现,都安然接受泰然处之就好,遇大山,总能找到上山的路,见大河,终能想出跨河的方法。
当孩子出现超出我们预期的行为时,能及时表达惊喜和肯定,但也不要洋洋得意忘乎所以,更不要把这个意外之喜当成常态或者评判标准。当孩子出现未达到我们预期的行为时,也不要气急败坏失望至极,更不要把这个意外之惊作为孩子的总结,就此觉得孩子不可救药,给孩子设下诸多限制性信念。
做父母,既要能够接受孩子符合自己期望的、与自己相同或相似的、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因为这是来自你的传承,也是孩子对父母的忠诚。
也要能够欣赏孩子与自己不同的、相异甚至相悖的,不符合自己期望的那一部分。因为这是孩子走向他自己人生的必须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