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国维,在广东,大家都尊称他为禤老。
是我们广东省的国医大师其中之一。一位是邓铁涛老先生,一位是禤国维老先生。
上周末有幸参加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国医学堂的开课仪式,禤老给我们上了一个中医人第一课。一个中医人应该有的思维------“中医临症思维浅识”。像他这样的国医大师,用了浅识这个词,看出来我们中国国医的谦虚好学的品德。
像他已经是八十几岁的高龄了,但是精神状态还不错,还给我们这些将要踏上中医这条路的人指引方向!“国医大师,首先自己必须要长寿,才有说服力!”确实如此,自爱才能大爱,自己长寿才能给病人信心,才能说明中医养生的效果。
“中医临症思维浅识”
一、整体思维
宏观一体的思维决定了中医独特的诊病治病的思路;中医重视宏观机体表现于外的异常征象,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合参构思,把分散的表征与病机组合成具有整体联系的综合证候,从宏观认识上,总体把握病情,进而系统指导治疗。
对于养生,古代医家顺应自然,兼顾形神一体,五脏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整体养生观,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灵枢·本神篇》“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二、辨证思维
在科技欠发达的古代,人类对自身组织结构了解甚微,中医即在实践中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生命运动在不同层次、方面、及不同阶段的运动变化规律。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张景岳、程钟龄等医家的八纲辨证,温病学派的三焦及卫气营血辨证等均是中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智慧体现。
中医辨证思维以“阴阳”为总纲和逻辑开端,以阴阳学说的对立制约、依存互根、消长转化和动态平衡观作为对立统一思维律。《易经·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整个世界由阴阳两大势力组成,二者对立又统一,是构成世间一切事物内部共同具有的相互对立而又相互消长的两种基本因素,它最早提出了中国哲学以阴阳为主的辨证思维,继而被中医所接受和吸收。
三、平衡思维
阴阳是中医辨证的总纲,决定了中医对人体“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和阴阳失和的病理状态的认识。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阴阳调和,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人则无病;阴阳不和,则引起人体气血运行紊乱,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而百病丛生。
因此,调和阴阳,使机体平衡和谐,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
《道德经》早已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指出阴阳在动态平衡中衍生万物。不论是中医阴阳平衡还是现代的“内环境稳态”,都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动态平衡性是所有系统的基本特征。
如中医体质学说即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将人分为多种体质类型:小儿多为纯阳之体,女性多为血虚体质;岭南之人,多为阴虚火旺体质;西北之人,多为燥盛体质;富贵使人易生痰湿,贫苦之人多为虚弱,皆是此例。
另外,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理论,是体现中药药效作用的重要方面,药物的偏性可推动机体的阴阳自和机制从而产生治疗效应;故在遣方用药方面,既要重视整剂中药君臣佐使关系的调和,又要注意药味和剂量的配比,以免纠偏太过。
四、共性思维
长期临床实践发现,许多疾病往往具有相似的病因病机,故在辨证的基础上,可将其划分为同一证候类型,治法亦相似,即异病同治法。
异病同治法如下例子,皮肤表现出来的症状都不一样,但是病因都是一样,故异病同治:
1.许多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等多为风湿热毒郁结肌肤而发病、临床多辨证为风湿热证,法为解毒化瘀,利湿通络。
2.痤疮、脂溢性皮炎等多由肾阴不足、相火过旺引起,多归于肾阴虚证,治则是滋肾泻火,凉血解毒。
3.斑秃、脂溢性脱发、产后脱发等因多数伴有腰膝酸软、耳鸣目眩、遗精滑泄、失眠多梦等症状而多属肾气不足证,治以益气固肾养血。
4.难治性免疫性皮肤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多病程长、反复发作、耗竭肾元,往往导致肾阳亏虚证、肾阳虚水泛证,治疗上多用温阳补肾之法。
五、模式思维
中医模式思维的产生,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中医十分擅长利用模式框架来解释说明中医理论。
最初中医的模式结构为“阴阳”这一简单矛盾框架,后来发展为木火土金水五行理论,由于对个体及微观方面的指导有限,后世又不断“添砖加瓦”,形成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穴位等模式,将复杂凌乱的临床诊疗论述精炼成条理清晰的纲要性指南。
中医证候学-中医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是模式思维的突出体现,它完全根植于中医诸多辨证学说,融合汇通临床四诊所见,形成一套完整的诊疗模式体系,使中医思维逻辑更加清晰,极大促进了中医的发展。
一方面,学习者可借助既成模板来帮助理解中医理论,并以此为基板来创新加工新的临床认识,使已学到的知识和临床思维得到序贯联结。
我认为禤国维老先生的这几个中医思维,也非常适合应用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真的是万法归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我们后辈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