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部手机+一处可以连接免费WiFi可以仰卧着的地方=慵懒的一天又一天
最近闲暇时间颇多,便又温习了一遍《恰同学少年》。第一次读它时是在初中,语文老师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带领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研读。那时年少,不明白老师的用意,也读不太懂书中蕴含的道理。甚至在被语文老师问道“‘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颜如玉’指什么”的时候,还懵懂无知地做出“好看的美玉”、“金钱名利”等答非所问的回答。
而今匆匆十年,如白驹过隙,我们也成长到了与书中青年伟人们相当的年纪。阅历渐深,再读《恰同学少年》,顿感这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顿感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青年们的精神世界是何等的充实,顿感那个时代所做的学问,才是真正的学问。
而今放眼我们的时代,物质充实,人们不用再为解决温饱问题夜不能寐,物质生活发展到了一个相对较高层次,人们开始追求丰富多样的精神生活:身体疲惫了可以去泡温泉、做SPA;无聊了可以约朋友去看电影、去KTV嗨歌;不需要日复一日地被束缚在闭塞的小山村里,一张巴掌大的小票子便可以带你走遍世界各地;不需要年复一年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耕作,游戏玩累了抬抬手叫个外卖便可以足不出户地解决温饱问题。空前发达的互联网每天向我们的大脑中注入各类新鲜事、八卦、花边新闻,看似度过了卧倒床头刷手机的一天,实则内在疲惫不堪、劳累不已。
这个和平时代的我们,和那个动荡年代的他们相比,收获到的究竟是安宁的生活,亦或是空虚的精神?没有硝烟焰火的时代,我们不用再喊着“救国救民”的口号奔赴前线,我们的精神面貌又是否如他们一般高昂、眼神又是否如他们一般坚定?又是否如他们一般有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志气?
这个时代,我们青年人究竟是主宰着,还是每日沉醉游戏、刷着微博,慵懒地被主宰着?
拿什么拯救不努力的你,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微博上一度流行着一句话:有的人75岁离开,却在25岁就已经死了。
有人说,这是90后的时代。
90后正在改变着这个时代,将它改变成一个沉迷游戏、痴迷追星、无所事事、目光空洞的时代。这是何等遗憾、何等不堪的现实。
你有多久没有在深夜昏黄的灯下静心读完过一本书了?有多久没有带足一天的食粮泡过图书馆了?有多久没有不以交作业为目的地认真写完过一篇书评亦或是影评了?有多久没有仔细听过一场讲座认真做笔记生怕遗漏一个知识点而不是无聊地刷手机了?有多久没有阅读过一本学术著作而萌生过拜访作者探讨书中疑点的想法了?
扪心自问,好久没有了。
记得当年初读《恰同学少年》,心潮澎湃,于是效仿青年伟人们办了一个读书会,召集了一批同样十二、三岁的同学们共同读书,探讨读书心得,并组建了文学社,第一期报纸是自己一字一字抄上去、一笔一笔画上去的。如今想来,虽然可笑,但那个心无杂念的年少时代,却又是何等的美好。
我怀念那个时代,于是我想从现在开始,丢掉手机,丢掉iPad,丢掉一切杂念,尝试着用一个精神匮乏者的心态,去品一本散文,去读一部专著,去听一场讲座,去写一篇书评,去做一个不辜负自己的努力的人。
2018年1月7日午前
清玖禾
日更第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