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你的耳边是不是也响起了这样的童谣呢?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闹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过了腊八就是年
一岁之末为“腊”。
在我国上古时期,人们把冬季祭祀神灵、祖先称为“大腊”,举行冬祀日子被称为“腊日”。慢慢的每年农历腊月初八作为“腊日”逐渐被确定下来,成为祈求丰收和吉祥的传统节日。
如今的腊八节,就像童谣里唱的那样,更多意味着春节序幕已经拉开,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了。
腊八一过,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杀猪宰羊。在外漂泊的游子归乡,与倚闾而望的亲人团聚,共话家常,句句都是乡音。这是团聚的日子,是美好的时节。
流传千年的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在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一定会让你看花了眼。
最为讲究的会在白米中掺入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不下二十种食物。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会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
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做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