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时兴致看了一会子综艺,看到了由韩雪,徐帆,贾静雯,马思纯演绎的金陵十三钗。尤其喜欢那段秦淮景,咿咿呀呀带着吴音唱腔,勾勒着秦淮女人摇曳身姿的旗袍,无一不让我着迷。一时兴起的我去搜索了电影的简介,一个笼统大概的说辞,如同隔靴搔痒。奈何那时候时间已经太晚了,只得无奈的留到今天再来看。
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来看这部电影,总体来说,哭的一个酣畅淋漓。
没有专业的词汇与知识的支撑,也看不出什么明明暗暗的表现手法。只能懵懵懂懂的感觉到故事发生衔接的那么顺其自然,就该当时如此。
就如同那个冒充神父的那个外国人,就如同小蚊子。他们都有懦弱的时候,也有勇敢的时候。这般的他们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活在故事里的神。
故事通篇都在让人悲伤哭泣,前头是为了李教官,为了那个只有数十个人的小队。在那时候的他们,眼前就只有一条路,死。在那个已经被敌军占领的地方,百姓们逃亡躲避都来不及,更谈不上有人会帮他们了,我不晓得那种绝望的感觉,我也不敢想象那种感觉。李教官在把中弹的浦生送进教堂之后,我也难以想象他要用多大的勇气走出这个教堂。我也多希望那个时候有人会挽留他一句,但是没有人。
就像故事里的旁白,那个叫书娟的女学生说的,李教官本来可以换上便衣走出去,但是他没有,他宿在了教堂对面的楼里。
当然,这种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敌人,一般只有超级英雄们才能做到。李教官只能用他的血肉之躯,为教堂里的女学生们换的一息喘息的机会。
故事后头的重点,就到了这群秦淮女人的身上了。豆蔻为了能让浦生在去之前听一首秦淮景,溜回翠禧楼去拿琴弦,香兰为了自己的耳坠子也陪着豆蔻一同前去了。弹幕里会有人对豆蔻香兰这样的做法很不理解。我也同样不能够理解豆蔻的行为,在那样的乱世里头,还有什么比的上命重要呢?
也许是时代不同吧,古代的先辈们眼中有着比死更珍贵的东西。
“朝闻道夕死可矣”
“士为知己者死”
“文死谏武死战”
也许同先辈们一样,豆蔻眼里对浦生的爱对琵琶的爱,香兰眼里的对那对耳坠子,就如同先辈们眼中的道,知己一般。也许这就是我所没有的。
故事到了最后了,就是评论里头所说的那段高潮部分了,也是最最催人泪下的部分了。我也不晓得,玉墨说出那句“我替你去”的时候,是如何想的呢?
电影有很多影评会纠结在,玉墨所代表的秦淮女人和书娟所代表的学生。但是,这与他们所代表的身份又有什么关系呢?简.爱对爱德华说,当我们穿越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的时候,我们是平等的。不论玉墨他们之前是谁,也不论书娟他们是谁,这与他们的职业是无关的,这就是一场命与命的交换,一场生死的互换。
玉墨说,在这群小女娃这般大的年纪的时候,自己已经被继父给侮辱了,开始被迫接第一个客人了。
红菱说,在你们这个年纪,我都不知道接过多少客了。
这无关职业,无关贞操,这是一群已经在染缸里摸爬滚打过的姐姐们用自己最后的能力,在为这些懵懵懂懂的女学生们遮风挡雨。这是人性。
关于南京这段历史的电影已经不是第一次看了。与上次所看的《二十二》不同,这部片子还可以酣畅淋漓的哭出来,但是《二十二》并不是如此。
当初看完回家也打算写一篇感受,但是,真正要下笔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是写不出来的。整部的电影是压抑的,灰蒙蒙的天,杂乱的电线。有的时候,整个大屏幕只有小小的一块展示着画面,还是黑压压的门上头贴着半幅对联。有的老人不愿意把自己展露在人前,只有一段文字来讲述。
那种压抑的感受,想哭却哭不得,没有一个发泄点,心中只有闷闷的,只得努力的把头昂起,用嘴巴鼻子一起呼气。
我还记得当初写感受的时候有这样的一段:
“电影的最初一段,有点像是默片。有的,只是一行行文字一位位老人和背景介绍。于多少多少年,日军侵占了某某地方,建立了多少所慰安所。一个个都是熟悉的中文字,却让人感觉到冷漠无情而又无助。生命原来可以这般弱不禁风,有的还没有在心里通读一遍,但是这一连串文字所代表的生命就已经完结了,就这般寥寥数字。”
大约最后的最后,我只能同很多人的感触一样,庆幸我出生在这个和平的时代。我不是英雄,不需要乱世。也庆幸,我还记得这段历史,也不愿意忘记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