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样是聪明的。
365天里的关键词,轮到了“母亲节”。
关于如何与母亲更好地相处,我曾经从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中,了解到这样一个事实:
越是长远永恒的爱,越需要用细腻的品质去维护。
凡事懂得细腻之人,必是聪明之人。
蒋勋在《孤独六讲》里提到:有一次回家,听到母亲和几个邻居在聊天。过程中,母亲几次提到蒋勋小时候尿裤子的糗事,邻居听了哈哈大笑,母亲自然也是哈哈大笑。蒋勋心中略有反感,可依旧对众人报以调皮的微笑。
他是画家、是诗人、作家,知名大学美术系主任。在外边教美学、谈艺术、论哲学,台湾走出来的文化名人,在母亲面前,终究是个小孩,哪里会论及在外边的那一套东西。
细腻,意味着细心地操作,在这里更多意味着平衡。在与母亲的相处中,找到让彼此舒适的平衡点。
可能会有人持怀疑的态度,自家老母,不能再熟,何必谨慎为之,去找什么平衡点。连和自己最亲近的人都要细腻,未免活得太累。
可我们要知道一个真相。生命诞生后,他的形态,本都是独立的个体,互不干预。就算是把我生下来的母亲,我于她而言,也是独立的。她抚养我长大,是鉴于情感、鉴于血缘、鉴于初期潜在的母性、鉴于无数代的人类社会的集体经验。
这些都是因素,可因素再多,依旧掩盖不了这个事实:
我和母亲的彼此独立,尽管我们是至亲之人。
正因为二者独立,才更需要细腻。人性本贱,善于款待陌生人,漠视亲近的人。正因为亲人与我们有血缘,有生活和情感的基础,我们才会选择肆意消耗这个情感,甚至漠视。
原以为亲情千锤百炼,坚如磐石,但其实同样经不起消耗与漠视。
这种情况下,细腻是必要的。
而其核心在于平衡。
文章开头有关蒋勋先生的生活插曲,所表达的近似于生活的艺术。
我们的母亲,都是再平凡不过的女人。她们也许会爱翻旧账、爱吹牛皮,也爱和邻居扯淡胡诌,但这些终究是芝麻,比不过硕大的爱像西瓜。
你与母亲的生活,不断有一方在进,一方在退。进是主动的那个,退是被动的那个。生活马不停蹄,进退间的转换是常态。
一方进,一方退,是完美的平衡。
一方进,另一方也进,冲突在所难免。
一方退,另一方也退,便没有了滋味。
蒋母在进的时候,蒋勋退了。装傻卖萌,学学蜡笔小星,学学樱桃小丸子。
是为退。
有的母亲性子如烈火,温度高了,容易灼伤小孩,是“进”的典型。她们的控制欲,让她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有了然于心的欲求。每当孩子提出学习以外的非正常需求时,便是大不敬,常常以“都是为你好”的良言压抑小孩。
如此激流勇进,需要急流猛退。此时需要的不是离家出走,不是针锋相对,需要的是冷静的沉默,与长期扎实的行动。猛退的精髓,也正在于避其锋芒,在生活的别处与缝隙寻找适合自我生长的空间。
应对控制欲,制造内心的空间摆脱控制,制造与争取外部的条件摆脱控制。能行动的时候,就避免BB。善于BB的人,都不是行动派。
有的母亲性子如柔水,温度低,容易与孩子产生距离,是“退”的典型。她们埋藏着秘密,将烦心事自己揽下,无心与孩子正面的沟通。在与孩子的关系中往往处于弱势。深夜的黑暗中,常含泪水。
这种时候,需要主动有意识地去关注母亲的感受。需要你带她出去走走,或是用尽方法以弥补她某种意义上的心理贫弱。放之任之,心事的堆积会加速苍老与皱纹的蔓延。许多家庭案例中,性格如水的母亲往往会有一个性格强势的孩子。除了孩子本身的性格因素外,也是由于孩子意图平衡生活后,所带来的对于自身性格的改变。
烈火与柔水只是两种典型,很多母亲既是烈火,也是柔水。正因为纯粹的性格并不常见,所以生活中更多的是“小进”与“小退”。
当她有片刻的牢骚,用无声去化解。
当她偷看你的日记本,你可以偷偷把本藏起来。
当她变得沉默焦虑,你可以订两张晚上的电影票。
当她与你的距离变远,你需要去追。
当她与你的距离过近,你可以逃,这并没有错。
母亲期待的,是不对等的爱。
而合格的子女,应让爱变得对等,变得平衡。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一句话:
在你想评判任何人时请记得,这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有如你一样的好条件。
如果我们可以理解了他人。
就更应该用十倍的善意去理解母亲。
理解她的过去、现在、未来。
理解她的生长环境。
理解她的瑕疵,与爱憎。
为什么要与母亲细腻地、聪明地相处?
因为她就你一个,你就她一个。
母爱同世间千万种爱一样
平凡得很
过分颂扬伟大
会破坏平凡之美
爱是常态
不是朋友圈里的秀场和演出
——————————————————————————————————————
尾声:
不要脸地安利一下自己的公众号:
个人的体验
公众号ID:tiyan818
文字创意工作者。为了种族绵续,会有两性之爱;为了清醒存活,会有文字之念。
十日谈那样的故事,忏悔录那样的观点。妖风十里,不如你。谢谢你来听我扯淡及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