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归因查找主要是解决业务中的常见问题,找出一件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归因查找的使用场景
对于业务中明确的业务目标(购买。留资料,充值)归因,便可...
将目标的达成拆分到各个模块,方便统计各模块的贡献
获悉当前指标达成的主要因素,获得如何提升业务指标的洞见
使用归因(一般是工作中绩效,产品可能爆发的点)
二、常见的归因方法
2.1末次归因:转化路径短,且事件间关联性强的场景
比如:一款陌生人社交 加好友有几种模式,(号码添加 漂流瓶话题广场添加 等)最近新上随机匹配加好友的功能,在这个场景里面可以用末次归因 把这次加好友事件的贡献程度都给到随机匹配上面。
案例:结束事件为充值用户的行为路径
我们通过最后一次用户的操作得出百分之六十是在送礼中充值。百分之30是在私信时候充值。还有百分之10是在其他事件。运营页可以得出很多充值并不是只发生在直播间里面,在私信中页会有。对于后续设计产品和用户体验页有很大的帮助。
得出结果之后,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真对性的去优化功能。
2.1递减归因:转化路径长,非目标事件差异不大,没有完全主导的。前面的非目标事件区分不是很高。
比如:一个在线的项目管理工具,提供代办事件列表,时钟等功能。最后付费升级之后可以消除广告,观察目标就是用户消除广告。这个时候是用户在使用了产品之后喜欢里面的功能,用户几个星期。用户在时间段里面养成的用户习惯,都会促进消费广告。我们要从最后一步把因子往前伸展,把路径往前十步,每一步都分摊百分之十。但可能具体的产品也是有可以离消费最近的那几步分摊更多一些,都是一个递减的过程20%30%50%。
案例:常见游戏场景充值行为
因为游戏的路径很多,如果我们在这里使用末次归因的话,可能就会发现充值只是在游戏消费或者抽奖这个2个地方。这样的话,我们观察的点就会少很多。这时我们把行为拉长一些,就会得知在游戏合成装备的时候就买一些东西,这个时候就产生充值。每个行为对于我们的转化都有帮助。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用递减归因比较合理 。我们把充值的行为往前传递。这个时候会得出的更好的结论和功能对于充值的帮助。
2.3首次归因:强流量依赖的业务场景,拉人比后续所有的事都重要。
比如:只把最终事件的发生归根到第一步。
案例:小额贷款
他们(发展的比较粗暴)他们产品自己会有一些风控和审核。审核没有问题就可以放贷,获得利润。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不愁后面能不能转化,因为用户都是来借钱的。有很主动的动力来完成每一个步骤,产品在不好用,都会走完借款成功。产品更的是多人来借钱,所以缺得是市场的流量。运营能不能拉用户。所以在这样的产品上就不需要做末次归因和递减归因。他们只会做首次归因,看看第一次借款的来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