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我喜欢上海,我想去上海。
都以为我是喜欢繁华。可为什么不是别的城市而偏是上海呢?
因为我知道我逃不掉背井离乡、孤身一人去外地打拼的将来。终归是要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倒不如去最繁华的那一个。大城市是难生存,但总不会连一条生路都没有。
我最喜欢的城市,原是杭州。江南水乡,舞榭歌台,我想住在西湖边上,一个人也行,现在却见都不敢见,我怕它让我失望。任何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的人太多,过分的热闹,都会破坏它原来的美好。
现在我只想有一片竹林,有三两间竹屋,有一条河,我住在那里种菊花,种兰草,练书法,学画国画,我想在我最年轻的日子里最美好的日子里去做我最喜欢的事。可是却不会。不会也好,正年轻不去闯荡,坐着五十岁也能做的事,我怕我五十岁时会后悔,后悔当年没“风华正茂”时候“挥斥方遒”。人总是错过了才知真贵,渴望着还未得到的。即使此时此刻给我那样一方净土,我怕我会待烦待腻,反而破坏了心中那份美好,那份期许。
到底我还是怀念小时候的无忧无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日子,可是我也清楚的记得当初是怎样渴望长大,渴望独立。高中时过的很惨,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天到晚都被逼着学,没有一点自由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些上过大学的老师没说过什么,而没上过大学的家长去跟我们说,上了大学就好了,大学课少,恋爱自由,随你赖床,随你追剧,随你玩,随你疯。而我们竟然都信了。终于熬过了高三到了大学,才知道像我这样在二流大学又有一点不甘心的学生内心有多煎熬。怀念高三那段有人和我同甘共苦、只有一个目标、没有太多迷茫的日子。等我静下心来想想我本不必这么焦虑,我太过浮躁。就像我逼自己读书略有所得却无更多思考;就像我读书只读名著小说而从不读那些平静美好的散文;就像我读书仿佛只是为了麻痹我使我沉浸其中,忘了现实的苦恼,读书总是有一点好处。
而这一些,是我的“高三后遗症”。
这种病让我真正丧失了一种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的却非常重要的东西。
当我开始写文章,几篇下来,他们说我写的东西太过疼痛。是我,是我的病,让我过日子过的这样凄凉,年轻的人,却苍老的心。
原来我也不知道我是拥有这样内心的一个人。文如其人,当我发现文章如此之深沉,我才发现我该治病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痛,终归是我把名利看的太重。大一第一学期时觉得时代不公,前途渺茫,我妈妈跟我说赚那么多钱干什么,够花就行了,何必想那么多,过好现在就好。
活在当下,我终于明白了这个词的含义,而这是我初中还没毕业的母亲教我的。学历很重要,终归有些东西学校不曾教给,比如说,
活在当下。
风华正茂,正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