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静态类网站搭建的主要需求可能仅是用于满足企业宣传和展示其产品或服务为目的的展示型需求,由于企业本身,特别是传统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可能没有单独设立与之配套的网站开发与运维团队——因为网站在上线后并不需要频繁的内容更新,但作为展示和宣传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要,特别是本土企业在走向国际化,面临服务于特定国家地区的客户或产品的迫切需求,网站功能的使命往往更多的体现在多语言支持和友好的搜索引擎优化(SEO)上面,在其网站的每个地区站点内容和页面样式大体相同的前提下,特别是在具备企业统一商业视觉(BI)的规范下,使用一套代码去生成多个语言站点,既避免了多站点资源管理的混乱,又减少了对每个站点的重复性工作量而大大的缩短开发周期,从而尽可能的以最小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收益。
所有站点在生产之后,对域名分配上同样需要简单且灵活,或是以地区语言缩写作为子域名指向指定目录,或是在主域名下以地区语言缩写作为一个区域语言目录,二者均可。
而最为关键的,采用生成多语言站点,而不是只有一个主站点再通过页面上提供给用户一个语言切换的功能,去动态的翻译页面内容,以达到多语言的目的原因,就在于动态翻译后的内容虽然在页面上完成了内容更替,但搜索引擎抓取的还是页面的原始语言内容。比如一个中文页面通过文字替换动态的变成了英文页面,但搜索引擎收录的内容依然是中文,这显然没有达到多语言网站在不同语言国家和地区通过搜索引擎最大化宣传的目的。而采用机器翻译的结果更是不忍直视。
技术选型和学习成本也是一大考虑因素,一个纯静态页面组成的网站使用主流前台框架开发有可能的增加了额外的开销和学习曲线,而主流前台框架大多掌握在商业公司手中,并不是国际标准,何况还要考虑有可能产生的大版本改动对于现有项目后期升级维护的支撑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对于纯静态网站的一个比较稳妥的技术选择可以是仅使用国际标准的HTML,CSS和JS(ECMA Script, ES)为主,搭配以开源社区技术生态为辅的架构,这种较小化技术栈和学习曲线的方案,使其成为构建纯静态类网站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并且网站另有但不限于:兼容所有目前主流浏览器,响应式布局适应所有台式机笔记本显示器和平板,手机等移动设备屏幕尺寸——最好还是一个具有一定泛用性和可重用性的完成品,具备文中所提及的所有功能,只需直接基于此完成品的基础之上修改和添加相应内容即可,这便大大减少了项目架构初期的一些基础性工作,从而使得开发团队可以更快的投入到具体页面的制作当中。
Webpack static page builder 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它基于最新版的Webpack实现多语言站点页面生成以及静态文件优化工作,并集成了常用的Bootstrap和jQuery库,方便开发人员灵活调用页面样式和组件,编写jQuery和ES代码,预置集成的Swiper已替开发人员实现了图片轮播。非要调用API实现动态内容更新?也没问题,直接通过jQuery的get或ajax,或ES的promise取得REST API返回的数据集,按照相应的样式展示即可。
现在就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