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已经快待半个月了,但到集市上才去了两次。一来是三伏天怕被晒黑,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带娃去不了。
奶奶和小狗扣扣
记得小时候的集市非常好玩,在我为数不多的农村生活经历中,最喜欢去的就是集市,因为那里不仅仅人多热闹,最关键的是还可以去爸爸的诊所,看他给病人诊病抓药。每当看到爸爸用几根手指在病人的手腕上轻轻一搭,用听诊器往病人心脏处仔细一听,就能诊断出病症,并依此开出药方让病人满意而归,我就感到非常骄傲,心想爸爸怎么就这么厉害呢!
在我的记忆中,老家最早的集市是在村里,也就是我家巷子前的那条村道。依稀记得延绵二三里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摊位齐整。每到农历的偶数日子,方圆十里开外的人都会到这儿来赶集,平常时日就打几斤豆腐,称些辣椒芹菜之类的新鲜蔬菜,逢年过节时再给孩子做身新衣服,买些猪肉换点米,让一家老小打打牙祭,日子过的清贫又快乐。
妈妈和半岁的多宝宝
在我四岁的那年夏天,有次街道商店里来了一批儿童凉鞋,是塑料的那种材质,有红色、粉红色、绿色、蓝色,样子十分好看。开集那天,鞋子在商店门口被码成了小山,在阳光下闪着五彩斑斓的光,惹得家里有小孩儿的人家都来购买,那个夏天,村里的小孩子几乎每人都有一双这样的凉鞋。因为之前爷爷去西安出差,给我和妹妹一人买了一双漂亮的皮凉鞋,所以家里也就没打算再给我们买,可是看着其他小朋友都穿着同一种样式的鞋,小孩子总是很羡慕,便闹着要,几块钱一双的鞋子虽然不贵,但对开始爱美的小姑娘来说,这几乎跟水晶鞋一样珍贵,仿佛穿着它就可以漂亮成仙女一般。后来,大人们终于架不住我们的闹腾,答应买给我们,可是没想到中午去商店才发现,鞋子早已经卖脱销了,妈妈只好托商店营业员去城里再订些,等下次开集时再买给我们。可见当时的集市上生意有多兴旺热闹。
老家集市
老家戏台
待我上中学后,集市就搬到了村外一条通往城里的马路上。那里住户较少,但地方宽敞,最主要的是有座庙,还有个戏台。每当农闲开庙会的时候,村里会请来城里的秦腔剧团,连唱十天或半个月,引得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都来听戏看热闹。这时候村里有经济头脑的村民、远处的小商小贩们,挑着担子或支个摊子,卖些针头线脑的日用百货,炒个凉粉凉皮等平常小吃,亦或者订些瓜子麻子之类的炒货干货,赶庙会结束也能挣上几百块钱,给家里添件家具,给老人孩子做几身衣服。忙时农来闲时商,日子虽然总是忙个不停,但辛苦经营中也充满着乐趣和希望!
妈妈和儿子在老家的院子前留影
这几年,村里很多年轻人不是考学就是打工,已经出去的差不多了。村里的房子一家比一家排场,村道也硬化成了水泥路,比以前干净整洁了许多,但街道上一眼望到头连个人影儿都看不到,偶尔传来几声狗叫,只会让空旷的村子显得愈发冷清。集市上,有的商铺门窗紧闭,村里仅有的两家菜店里,尽是些城里人看都不会看的蔫菜烂果,就这还卖出了和城里新鲜果蔬一样的价钱。东头开着的一家商店货柜上摆放着康帅傅、营养快车等专供农村的三无商品,一想到这可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零食就不由得为他们担起心来。看着这般场景,心中忽然变得有些感伤。我知道,多少耕读人家的子弟,是以跳出农门为终极目标,多少过怕了穷日子的人们以子孙后代走出大山、离开农村为荣。可是我也知道,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在象征着现代文明的钢筋混泥土的建设下,那个曾经承载着多少农村孩子幸福与快乐的集市没有了。
过年时集市上人也不多
爸爸说,现在农村人富起来了,想买啥只需要坐车去城里买回来就行,根本不需要集市了,咱们的集市只会变得更加凋敝冷清,总有一天被社会淘汰!
可我怎么还是那么怀念儿时那个既热闹又充满人情味的集市,怀念那货郎的叫卖声,怀念那一串串冰糖葫芦酸中透着甜的味道呢!这也许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乡愁”吧!
那年过年回家采访拍到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