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大学即将毕业那年,读过李欣频的《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当时的感觉是,世界上原来真的有人,可以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原来真的有人,可以将爱好作为事业并且能活得那样精彩。
走进社会,经过时间的洗礼,渐渐觉得那样随心所欲,发挥天赋而精彩生活的人生,毕竟只是凤毛麟角罢了。大多数的人,还是要忍受呆在固定的办公场所、忍受加班、忍受做不喜欢的事。
于是,我们都忘记了,原来身体里,曾经(或者说一直以来)住着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这个自由的灵魂每个人都有,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找到了释放它的方法,久而久之,我们觉得生活越来越没劲。
对我来说,写作,就是一个释放身体里自由的灵魂的方法。
2
我开始发现自己对写作的喜爱是在初中的时候,当时的班主任教语文,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每天写日记,老师会每隔两周将日记收上去批阅。
因为是要写给老师看的,所以许多同学就只是为了应付差事而写,大约是觉得自己的隐私不想被老师知道,或者觉得记日记变成了一项任务,既然是任务就违抗自己的本性,所以对记日记更加讨厌起来。
而当时的我,却每天都在享受记日记的快乐。我给自己买了一个个漂亮的日记本,每天感觉最快乐轻松的时光就是睡前完成所有的作业后,一个人尽情写日记的时候了。
有一年暑假,我回小学去玩,当天晚上,我将对成长的思考、对小学时光的怀念、对和小学同窗的分别不舍之情都记在了日记里。后来在家长会上,这篇日记被老师当做范文来读给其他的家长听,老师说,她读我的日记感觉“催人泪下”,而这件事也被妈妈当做我上学时代最让她骄傲的事情之一,现在还时不时提起来。
3
大学时期,我选择了编辑出版专业,那时候,我宏大的人生愿景,就是将自己的大名印在畅销书的版权页上,然后可以很骄傲地跟别人讲,我策划了某某作家的畅销书。
对出版,我始终是有着崇拜之情的。
然而阴差阳错,毕业后正赶上纸质书没落、电子书尚未兴起的时代,在出版业碰壁之后,我带着深深的遗憾转行去做互联网,成了一名运营。
互联网的高强度和快节奏,以及目标导向团结一致的气氛,让我很快从离开出版业的失望中走出来。每天有看不完的数据,做不完的产品原型,开不完的会议,那段时间真的是非常充实。然而,跟许多有互联网运营经验或者有营销和数据分析经验的同事相比,我真的是一个又新又外行的小白,那段时间非常焦虑,生怕自己进步太慢,跟不上团队的脚步。
4
当时我的一项工作是负责发券和发短信,那段时间滴滴发券非常频繁,我的领导只给我一个要求,就是每次发的短信都不能重样。这件事虽小,但却很有挑战性,因为滴滴几乎每周都要发券,发券这一件事,要怎么每次都能变着法地发短信告诉用户呢?如果只是告诉大家,xx元的代金券放入账户,时间久了,我自己写这种文案都要吐的。
后来我在想,也许可以换一个方法,就是从给用户优惠这件事上跳出来,是不是有更多的可能性?结果当天晚上坐地铁回家,听郭静的《下一个天亮》中唱到:“等下一个天亮,去上次牵手赏花那里散步好吗?”突然给了我灵感,到家之后,我在当晚发出了短信:“等下一个天亮,去你家楼下接你好吗?我是你的滴滴专车…”然后再加上发券的通知。
这句文案当天晚上成了爆款,甚至有人拿着短信跑去问公司的老大,说你们公司怎么可以这样发短信,第一眼看到简直吓傻了,还以为被谁暗恋了!
于是,一个团队中运营经验最少的我,却因为写短信而被大家知道了。后来我还写过许多“情书短信”,还被一些自媒体收集起来当做案例宣传。
5
这个周末又重读《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对其中一句话感触颇深:“我这辈子从小到大,从未拿过书给人签名,也未曾要求跟哪个名人合影,现在也从不问任何人问题,因为只有我自己去找的解答,才是真正适合我的答案;只有眼前没有要崇拜的偶像,我眼前的那个’更好版本的自己’才不会被偶像挡住。
的确是这样,我们总想知道其他成功的人走过了怎样的路,幻想自己如果能重走一遍,就可以拥有不相上下的成功,而却忘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和不能复制的优势。
我们从小就被考试评分所束缚,长大后又被社会的标准金钱、权利、公司职位所束缚,在追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成了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标准件” 更可怕的是,在这种评价氛围中,自己认同了自己的排名、等级,却独独忘记寻找自己的优势和天赋。
几年前读《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我的想法是希望自己也能像李欣频一样自由——每天读书、看电影、旅行、写字。而其实现在想来,这也是另一种方式的对他人标准的认同罢了。而这次重读,我的感受是,我喜欢她生活的态度,但我也有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身体里也一样住着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而释放这个灵魂的方法,我不能从任何人那里复制,必须忠于我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