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录》纸质书P048-055,依然是通过陆澄与阳明先生之间的对话来了解阳明先生的一些主张。
12.关于“内心”和“天理”。
朱熹认为,人要学的,只是弄明白内心和天理。而阳明先生认为,心就是本性,本性就是道理。如果在“内心”和“天理”之间加一个“与”字,就把二者一分为二了,实际上阳明先生主张“心即理”,内心和天理不是分开的。
13.关于人情事变。
阳明先生说,除了人情事变就没有别的事情了,所以当然要在人情事变上下功夫。事变包含在人情里,但关键在于“致中和”,“致中和”又在于“独处时谨慎不苟”。
"致中和"一词出自《中庸》,它强调了中庸之道,即追求平衡和谐,避免偏激和极端。" 致中和"是指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十分和谐的境界。
“独处时谨慎不苟”意味着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仍然保持谨慎和不自满的态度,不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不辜负自己的良知,不欺骗自己的内心。这是君子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坚守原则,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
14.关于仁、义、礼、智和恻隐、羞恶、辞让、是非。
它们都属于本性的表现。本性只有一个,但是它在不同形势下表现有可能不同,所以名称也不同。
就像我们自己,人是同一个人,但是我们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身份一样。我们要做的只要在本性上去下功夫,天下万事也就随之通了。
15.关于教别人学习,不可偏执一端。
为什么呢?
阳明先生说,人在刚刚开始学习时,往往心不定,所以要教其静坐,先安定思绪。但是当他的心意渐渐安定下来了,如果还死守静坐,思维就容易被固化就不合适了,这时候就要教对方省察克治,时刻不忘提醒自己要根除各种私欲。
16.关于人怕鬼。
阳明先生说,并不是鬼迷惑了人,而是人自己被自己的心迷惑了。如果一个人平时不行善积德,内心阴暗贪婪,自然容易被各种心鬼迷惑。
17.关于“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和“不能过分悲哀而失去本性”。
陆澄收到家书,得知儿子病危,内心万分忧闷难以忍受。阳明先生认为,此刻正是用功之时,因为这样的机会正是一种对平时学问的考验。
人们往往在这样的时刻陷入忧愁无法自拔。殊不知,天理本身自有其分寸界限,不可超越太过。圣人并非要求世人抑制情感,而是注意分寸。
这点我是有深刻体会的。曾经我在遇到情绪事情时会陷入情绪黑洞而无法自拔,甚至什么事情也干不了。但如果理性看待,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应该支棱起来,该干嘛干嘛。在行动的过程中,问题会得到解决,情绪也会逐渐被治愈。
18.关于“持中平和而没有变通,也还是执着在一点上”。
阳明先生说,持中平和只是天理,只是变易。既然随时会变易,最好是立定一个规则法度,以把握圆融的整体。
这在我看来,就如我们在孩子小时候给他立规则是一个道理。告诉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在某个界限范围内行动就会安全,出了这个界限就可能遇到危险,所以这个界限很有必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