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243字 全篇阅读大约5分钟 轻微剧透
谈谈《美国工厂》导演没有告诉你的一些事
2020年2月10日,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揭晓,《美国工厂》誉望所归,导演Steven Bogner上台领奖时用中文郑重其事地讲:“感谢曹德旺!”
01
这部纪录片主要讲述了中国企业家曹德旺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建立福耀美国玻璃集团,工厂的建立给当地失业的美国工人提供了2000多个再就业的岗位,但期间因为中西方观念,管理方式,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福耀集团在美国的经营一波三折。
这部影片2019年上映,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或者政治阶级的评论已经足够多。我主要想聊一聊这个纪录片的创作背景,以及导演有意无意忽略的一些事情,以便大家更多角度去欣赏这部优秀的纪录片。
02
第一,曹德旺何人?为何去美国建厂?
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福州福清,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厂,目前该厂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曹德旺信佛行善,光个人捐款就达110亿元,一档访谈栏目中有记者问他到底有多少钱时,曹德旺坦言:“虽然我捐了百把亿,但现在还有百把亿”。所以福耀在美国建厂,雇佣2000多名美国员工,属于福耀正常操作范围之内,曹德旺有这个实力。
那为什么要在美国建厂。
嘴上说的是情怀,心里算是生意,这是全世界资本家的惯用套路。说什么输出文化,这种额外目的听听就好了,福耀在美建厂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玻璃运输困难,下游工厂必须靠近上游企业才能节约成本,创造最大效益。
2011年,福耀拿下了通用的合同,但合同要求是福耀必须在2016年12月前在美国建立一个工厂,在这个基础上福耀选择在俄亥俄州代顿市建立福耀美国玻璃集团,俄亥俄政府向福耀承诺提供超过1000万美元的拨款。
在纪录片中,这一点并未直接说明,可能导演想在片头强化福耀取代通用的深远意义,塑造福耀作为代顿失业工人救世主的形象。
03
第二,纪录片如何和曹德旺撞上?
纪录片导演Steven Bogner,Julia Reichert之前拍摄了《最后一辆车:通用王国的破产》,提名了8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但这部影片并没有拍摄到通用高层,最后通用撤出这片厂区,福耀取而代之。Bogner通过俄亥俄招商局官员Kristi和曹德旺提出拍摄请求,曹德旺想着自己去和美国人宣传福耀太难,那不如让美国人通过自己国家的纪录片来了解福耀,双方一拍即合。
纪录片团队从2015年2月份开始,一直拍摄到2019年上半年,用1320个小时的素材剪成了110分钟的成片。(网上大多流传1200小时素材,这里的1320小时来源于2019年新京报对于曹德旺的专访曹德旺本人所说),期间曹德旺多次提出出钱购买版权主导影片的叙事,但因为纪录片团队想保持充分的创作自由,最终婉拒了福耀的请求。但曹德旺并没有为此而拒绝拍摄,依然给予纪录片团队充分的拍摄自由。
所以《美国工厂》也算是《最后一辆车:通用王国的破产》的续集,两位导演坚持数载,得偿所愿拿到奥斯卡小金人。
04
第三,奥巴马和《美国工厂》的渊源
最初这部电影几乎是Steven Bogner,Julia Reichert自费拍摄,后来得到影视公司Participant Media的投资才组成了完整的摄制团队。
2019年《美国工厂》在圣丹斯电影节大放异彩,被奥巴马夫妇投资的电影制作公司「 高地 」看中发行,所以奥巴马并没有如传闻中直接参与影片的制作,只参与了后期的宣发工作而已。
但百因必有果,我们得仔细想想奥观海同志为什么选择投资《美国工厂》。
其一,看过影片之后你会发现,影片直观讲述了美国制造业的困境,影片在播出后直接引起了人们对川普制造业“回流美国“的质疑。所以你细品,奥观海为什么选择了这部影片。
其二,俄亥俄州是美国总统大选的摇摆州,在2017年支持川普进行总统竞选的州,也就是说现在俄亥俄州失业的那帮人也就是当时支持川普那帮人。你再细品,奥观海都想干点什么。
05
第四,美国工会真的是工人的救世主吗?
纪录片中,曹德旺直接表示“工会进来,我关门不做了!”
显然曹总这句话有装逼恐吓的嫌疑。工会对于企业高效生产的破坏不言而喻。我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不仅仅只有福耀在排斥工会,美国资本家也不傻,很多公司都在与工会做各种各样的抗争,甚至出现很多律师事务所,特殊机构为企业专门拆散工会提供服务。
纪录片中讲述福耀花了100多万美元请「 劳资关系研究所 」来做抵制工会的事情,但并没讲中间福耀私下想付给工会70万让工会放弃进入福耀的细节。谈崩后,「 劳资关系研究所 」才介入到事件当中。
美国工会内有很多问题,例如会员需要缴纳固定的高额会费,工会内贪腐现象严重,也如影片中所强调,工会中存在让坏工人偷懒,好工人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情况。
影片中还有没拍到的是,其实在美国五家工厂中存在一个有工会的工厂——福耀在伊利诺伊州的浮法玻璃工厂,这个工厂存在美国钢铁工人工会USW。但这个工厂中员工待遇全面落后于俄亥俄的工厂,导演没有把这个工厂放到片中可能有自己的考虑和创作意图。(当然,也不排斥离家太远不想去,笑~)
以工会与福耀之间的矛盾作为影片的主要冲突,导演用意颇深,其中必然包含来自导演本身的一些政治观念。美国的工会制度虽然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显露出一些本身存在的问题,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还是让工人有了与资本谈判的机会,如若工会不复存在,工人可能真的会成为待宰的羔羊。
这也是两位导演在奥斯卡领奖时所强调的:“工人们的境遇越来越难,我们相信情况会变好,只要全世界工人联合起来。”
06
第五,片尾的安全事件没有介绍完整,此处附上此次事件福耀公司内部处理的通告。(*有版本被删减掉该画面)
07
我一直以来都在从事纪录片的拍摄工作,所以太知道纪录片拍摄时的不易,被摄者不愿意被拍到自己不好的一面而拒绝拍摄的事情常有发生。反观这部影片对曹德旺深刻的记录,不得不敬佩摄制组的专业,也佩服曹德旺的自信和胸怀。
曹德旺在这部影片中资本家嘴脸一展无余。一边念叨鸟叫蛙鸣,一边排放废水污染环境;刚讲人活着就是要干活,转头机械化就裁掉四个员工,镜头没留情面的公开了很多不能放在面子上谈的事情。但即便如此,影片拍摄阶段曹德旺也没有干扰纪录片创作团队的创作自由,还在奥斯卡获奖后发视频祝贺纪录片团队:“我知道您用自己的手法没少批评我,但我还是很感谢你,我会很客观的接受你的批评。”
做到这份上了,我不得不说:曹德旺的胸怀,牛逼!
电影最精彩的是影片快要结束的十分钟,全篇表面在讲的中美意识形态矛盾面对自动化流水作业时,失去了意义,矛盾开始由人与人上升到人与机器,自动化带来的挑战留给了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这是这部影片画龙点睛之笔。
纪录片神奇的地方就在于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这对于观众来讲只是一个故事,但在对故事中的人来讲,是切身的感受。玻璃划到手会疼,遭到解雇会彷徨无助,身价上百亿也会在车里静静地质疑自己到底是有功还是有罪之人。
我们把自己带入故事,代入到这些人的身上,对于故事中产生的质疑都会顺理成章得到解答。中国工人为了未来牺牲现在的生活,美国工人为了现在的生活堵上了未来,捡玻璃的工人有自己的艰难困处,玻璃大王曹德旺也有他的悔不当初,所有的事情不分对错顺理成章。
马克思早就说过说: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我们不可回避我们都是资本世界的一部分,我们被社会进步推着走,谁也没有办法停下,导演号召全世界工人应该团结起来,殊不知全世界资本家早已联合起来了。
这部纪录片,我们去讨论中美意识形态差异也好,讨论阶级对立也罢,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观影体验,期待听到你的内心想法。
08
两则新闻:
2020-01-30 由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发起设立的河仁慈善基金会宣布捐赠1亿元人民币,专项用于支持湖北省(7000万元)、福建省(3000万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2020-02-11 奥斯卡为福耀玻璃(600660)带来了资金追捧。2月10日低开的福耀玻璃,上午10时许突然拉升翻红,收报24.13元,涨1.26%,最新市值605亿元。
参考文献:
[1]王宇.独家专访曹德旺:美国的工会制度已经不适合制造业发展[N].新京报,2019-09-15
[2]福耀玻璃海外营收大幅增长:在美项目进入获利提升期[N].澎湃新闻,2019-03-18
文 / @姚狗蛋
铁锹有话说(TQ1080p)
一个(新的)关注时事的影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