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女生说她想看战狼,尽管我已经看了几次了,还是买了2张电影票带她去看。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讨好别人。说的好听一点,就是我想成人之美。
记得小时候,我妈给我过生日。那年我在河南,我放学回家,我妈不让我进屋,她说你猜有啥惊喜等着你?我说不知道。结果我看到了一大桌饭菜和一个大蛋糕。后来长大后,堂妹写信给我,说羡慕我,我妈对我那么好,还买蛋糕给我。她妈妈不是亲妈,她妈妈是我三婶,我姑姑是她亲妈,由于生的女儿太多了,送给三婶一个养。我把信的内容告诉我妈后,我妈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过了几年,堂妹去苏州打工,我妈给她买了一个超大的蛋糕,她很感动,不过很快就忘了。
我可能是遗传我妈吧,我妈对人也挺好的。我觉得有时候对人好,是因为想收获更多的爱和善意,虽然很多时候会失望。我妈大概18岁的时候,外公就去世了,外婆也走的早,她真可怜呀,没有了爸爸妈妈。我以前一直想不通,她为啥嫁给我爸,我爸个子低,又穷。现在好像明白了,我爸不会走,不管我妈怎么作,他都不会走。我爸常说:你妈刀子嘴豆腐心。我妈常说:你不要觉得你爸挣钱不多,他身材瘦小,干不了重活,挣得钱够我们吃穿就行了,不是还把你供上大学了么。他们之间应该有爱情吧。
后来那个女生说,不管男生女生,你都对别人太好,处处留情,这样不行的。
我说,那我能怎么办。
经理跟我说,你不要对别人太好,他们不珍惜的话,你很受伤的。
最早开始讲我对他人不抱期待这样的话的时候,其实多少有撒娇的成分,总归还是隐隐地期待着那个特定的人,或者出现某个他人,推翻我,否定我,impress我,成为例外。后来再讲,多了真实的心灰,是真的失望太多次,寒心太多次,热春光一片冰凉,不这样又能怎样。
但现在,则更多的是一种主动选择,我选择不去期待,不抱寄望,反而有更扎实的快乐。打个比方,我精心准备了礼物送给他人,倘若我在送之前先预想对方看到时候的惊喜尖叫痛哭流涕抱着旋转三百六十度,但凡对方回馈的感情浓度少了半分,立马心里就觉得索然。其实初衷本来明明是,我只是希望你开心,才这样用心,最后重点却变成了,你到底有没有看到我这样的用心,有没有回赠相应的热烈。——当然平衡的感情最舒服,但是当感情变成一种微妙的人情债,需要刻意保持时时注意情感的对等的时候,反而并不会更开心。你对别人好,是真的对别人好,还是只是在呈现你的好?
而记忆中最快乐的那些时刻,其实都是沉浸,是投入,是不疑,是但行好事,莫问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