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应该遇到过这种情况,
在和某人交谈的时候,
你以各个角度给他分析了这件事情,
把这样做的原因跟他说明白,
但是他还是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想法,
不管你怎么说也没用。
就比如你跟朋友聊天时,
随意说了一下,但对方理解错误了,
然后开口解释。
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以及以前自己的种种行为来做比较,
但是他偏不信还说要诚实。
最后你的一切努力都白费,
还会感觉很心累,有一种挫败感,
会想怎么他就是不信呢?
前几天我和一个长辈聊天,
聊着聊着问我最近在做什么?
我就说我正在读《复盘》这一本书,
用来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
并建议他也来读一读。
他就直接说读这些没有用处,
他又不知道我们的情况。
我就说复盘是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总结,
发现自己有哪些做的不对的地方,并改正过来做的更好。
他说不要去管什么过去的事,
我们应该放眼未来,
把注意力放在当下,
做好现在的工作赚好钱。
即使我一一列举了因为复盘而成功的名人,
说了柳传志、联想以及复盘的好处,
但他还是固执地认为没用,
一点也不肯去了解一下,
气的我都想直接拍桌子。
事后我想了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应该是因为他的认知水平单一,
在他的想法里,回忆过去的事就是没用,
是浪费时间的行为,
应该放在现在和未来上,
在他的认知里只有这一个选项可以选,
想不出其他的可能性,甚至连了解一下都不愿意。
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以及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认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而想不出其他的可能性,
也拒绝接受新事物,而坚定固执的认为自己是对的。
2.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固执有什么不好,
这代表了不会随波逐流,有自己的主见。
但是我想说这样的固执限制了自身的成长,
也异常敏感,拒绝倾听,拒绝学习,拒绝接受新事物,拒绝反思。
这样会让我们成长的非常艰难,进步的非常缓慢,
遇到问题时非黑既白,不懂得变通,
如果说这是半黑半白也听不懂
还会使人产生偏激,使其无法补全人格,
造成情感上的缺失。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曾经提出过“个人构念论”的观点。
它是由我们的经历、知识构成的,
当我们遇到相似的情景,
我们就会调动这些构念来判断眼前的问题,
所以当我们的个人构念单一时,
它却是我们的全部,
不会再有其他任何的想法。
我们只有多去经历,多读书看过世面后,
我们的个人构念才会越丰富,
看问题也会看的更加深入,
看同一个问题,也会想到或许有几个不同的答案。
3.
你应该经历过这一件事情,
多年不见的同学聚在一起后突然不知道聊什么了,
他们有些人飞快地成长,有些人还只是原地踏步。
就比如你跟一个人未来会是机器人帮我们工作,他不信还说你做梦。
你说未来会有自动驾驶的汽车,我们以后都不用自己开车了,他说你异想天开。
如果你说要多读点书,多去经历一点事情,要以学习为主。
他会说读书没用,现在多去工作,努力赚钱不要把精力放在这些没用的东西。
认知越低的人越缺少自我反省的能力,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认为自己知道的就是全部。
心理学家佛拉维尔提出过“元认知”的概念,
指对个人学习、 思维活动的认知, 即对认知的认知,
也就是你要具有自我反省、 自我觉知、 自我完善的能力。
你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知道如何去看待你的思考结果, 是否有改善的余地, 如果有可以不由自主地去改善。
而想要做自己,不需要学会复盘
我想大部分人对复盘的理解,就是想一想今天发生的事情,
回顾总结一下,用处并不是很大
我以前也是一个固执的人,同样觉得复盘帮助不是很大,
但在看到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说,他的成功一半源于天资,一半源于复盘,
我就开始正式学习复盘。
我每一天都复盘今天所发生的事情,改进自己所犯的错误,
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但只要过一段时间回头看,
我就会感觉之前的方法很好笑,再一次改进出更好的方法。
每次复盘的时候都会把书本的知识用上去,
在多次见识到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之后,
我也开始意识到问题的答案不一定只有一个,
当我知道的越来越多,学习优秀的人身上的优点。
再一次出现固执,就会立马复盘反思还有没有别的答案,
就会自动条件反射般的及时的改正。
对于新事物我也更愿意去了解一下。
想要学会复盘不是短时间内的事情,
需要学会五个步骤:
第一个步回顾目标:就是确认一件事情自己的目,让自己有一个方向知道讨论什么?
第二步叙述过程:进行客观不带私人感情的把过程还原出来。
第三步评估结果:将结果和目标进行对找出差距分析具体原因。
第四步分析原因:要分析与预期不一致的地方入手。
第五步推演规律:分析类似事情发生时不变的因素有哪些,避免自以为是的结论。
学会复盘之后实践了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你不再固执于以前的想法,
有了别的思考,别的想法。也更加听得进意见,接纳新事物。
如果想要更加快速的提升认知,那就多读书,多思考,
多去了解新鲜有趣的事情。知道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不再固执,
对同一件事情也有了更多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