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项修炼》第十二章 读书心得(下)
第十二章:基础
……接上文
第四部分《实践中的反思》,是作者从实践者身上提炼出的实践经验分享。本章节《基础》篇幅不多,只有8页,但其内容却是极其重要。此章节内容涵盖了五项修炼在实践过程中应该秉持的核心理念。思想根基不牢,修炼定力自然也不够。特别是对书中关于个人成长的观点有着较深的共鸣体会。
01 关于个人成长
A 自我超越是五项修炼中最根本的修炼:
学到这里,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领悟。总的来说,五项修炼来自2个方面,于个人而言是对内的自我构建。对外是组织平台的构建。修炼一定是双向的奔赴和精神共鸣,二者内外兼修助力,产生巨大的共济力量。自我修炼就是内在的自我构建,没有自我修炼,没有内在的自我要求和心智的解放,谈何成长呢!没有自我修炼,其他修炼犹如水中浮萍般没有根基。所以,这本书给我很大的收获之一是,要先想清楚自己,看清内心,构建好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才是一切的源头。
B 自我超越的3个表征:
1)清楚自己的个人愿景:这是所有的前提和自我超越的终极目标。感觉很多时候,都只是本能的努力,本能地感觉自己在往前走,被形势被当下被动地推着走。很少有去想过,这是我想要的吗?这样走会产生什么结果?这个结果对吗?因为没有想过或没有清晰的愿景目标,一定会产生枯燥乏味甚至茫然的时候,也会产生怠惰的情绪。所以,不断在想这件事,好像成为了我内心的一个“不安”。但我想,这个不安的启动和运行是个好事,这正是澄清个人愿景的过程。
2)正视现实,敢于承诺:突然想到罗曼罗兰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正视现实,敢于承诺”。正视现实中的问题、差距以及系统运行、结构冲突,不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借口退缩转身,而是换个更好的方式往前走。敢于承诺,是一种对目标笃定的勇气和真正的投入。说实话,我很佩服张兰这个人,其过往经历不甚了解,单从她为了目标,敢于与资本对赌,敢于对抗各种压力、敢于牺牲自我,言出必行、杀伐抉择、从头来过,这样的经历与投入便不是常人所能,心生敬仰。敢于承诺总能让人保持激情与热血,能够在荆棘密林的行走中不迷失,不倒下。学会用创造性张力一次次战胜自我情绪张力。
3)永不停止的学习:学习如何看待系统和全局,如何掌握系统运行的规则,如何与系统和谐相处,学习与他人合作共处,学习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与定力……追求自我超越的个人成长,学习就必须是且行且受益的终生修炼。为什么说越无知的人越绝对,越偏执,越觉得自己对。反而格局越大,认知越高级的人越谦卑,越包容。因为只有越学习,才会越觉得自己无知,浅薄。学习一定是自我纠偏,自我充盈最好的方式。
C 从我做起:从我做起就是一种行为的自我承诺和实践,是自我超越的开始。在实践中我觉的应该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 )敢于承认自己有问题:我承认我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但我愿意改。
2) 能够做到反躬自省:反省是我自超越的必要条件。通过反省,看到更多的不足。
3) 以身作则,说道做到:在家里,能给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榜样,在公司,能给员工做个好榜样。自主地在组织中履行共同的决定/共同的约定。管理者,更要以身作则,带头履行对组织的承诺和组织的要求。不搞双标,不搞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这就是从我做起。
02 关于反思型开放
关于反思,不是一个新观念。但这确实是一个人的成长、一个组织成长发展的绝对基石。反思型开放有2个关键词。
一是开放:在实践中就是要拥有包容的心态,放下自我,勇于拥抱任何观念。拥抱不意味认同和接受。但是我可以尽力做到深度汇谈,尊重倾听、理解吸收、分享交流。更有利于认知的激发和融合,有利于对系统全局的了解。良药口苦,忠言逆耳,越是批评的,尖锐的或者让我们不舒服的话,反而更要引起重视,越要听进心里。所以,当有人比你优秀的多,一言不合就怼你,命运得多眷顾你。
二是反思:意识到我们认知中的偏见和局限,以及这种缺陷认知是如何影响系统运行的。继而刺激我们做出纠正和改变,心智模式得到提升。这就是反思的作用。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刻意培育自己反思型开放。越谦卑恭逊、越有自我要求,越懂得感恩的人,大概率是一个反思型开放的人,因为海,才能纳百川。组织的反思开放,不仅体现在文化表达上,更重要的是实践中是否印证。当一个组织鼓励公开表达,辩论,敢于容错,敢于给与员工试错的机会和成本,敢于做破格创新的事,领导者敢于公开承诺并兑现承诺,并引导鼓励员工目标于公司目标的协同时,就是反思型开放。
最后,不管组织是工程系统,还是生命系统。个人能够借助组织的平台得到机会、成长和发展,组织也因个人成就的贡献得到强壮发展。这就是生命的共生同荣生态。再次重复,自我超越是五项修炼中最根本的修炼,反思是一个人成长的核心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