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笛吹箫,偶遇《道德经》,边读边想并记录遂成《牧童眼里【道德经】》实为牧童读书笔记。借平台以求交流以矫正认识偏颇不足!
《道德经》第九章赏析
通行本《道德经》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注释]
①持而盈之:持,手执、手棒。此句意为持执盈满,自满自骄。
②不如其已:已,止。不如适可而止。
③揣而锐之: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揣,捶击的意思。
④长保:不能长久保存。
⑤咎:过失、灾祸。
⑥功成身退:功成名就之后,不再身居其位,而应适时退下。"身退"并不是退隐山林,而是不居功贪位。
⑦天之道:指自然规律。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谓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势必倾危。故不如其已者,谓乃更不如无德无功者也。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既揣末令尖,又锐之令利,势必摧衄,故不可长保也。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不若其已。
当贵而骄,自遗其咎。
不可长保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
四时更运,功成则移。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如長保。
知盈之必溢,而以持固之,不若不盈之安也。知銳之又折,而以揣先之,不如揣之不可必恃也。若夫聖人有而不有,尚安有盈;循理而後行,尚安有銳。無盈則無所用持,而無銳則無所用揣矣。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四時之運,功成者去。天地尚然,而况人乎?
帛书本《道德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在第九章中,通行本与帛书本几乎没有差异,相对来讲帛书本还较易懂一些。牧童认为第九章详细论述了功成身退的意义,延展一点是不争是争、无为无不为中的精华部分,也是常人最难做到的――――就是功成身退。辛苦打拼功成名就利遂之时该说要好好享受一番却要归去,要做到这点难度可想而知。可能有人要问了,功成身退和不争是争(无为无不为)到底有何关联,你牧童硬要扯在一块?不争是争这没错,目的是一样的――得到自已想要的。这中间有个度,说起这个度,本章主要讲的就是这个度。这个度就是孔子的“过犹(而)不及”、自然现象“月盈则亏”、抛物轨迹中顶点只有一处、历史片章中长江后浪推前浪各领风骚数几年、老子的功成身退趋利避害。要是将七、八、九章关联起来串成线就是“不争是争”⇒“上善若水”⇒“功成身退”。不争是争是战略方针,上善若水是战术指导,功成身退是战略转移。想那韩信忍得了胯下之辱却忍不掉骄横之气,想想坊间一朝君子一朝臣或许会明白点什么。
注:部分文字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