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湖北、江西等地古来建有康王庙,供奉的是道教中的仁圣康元帅,亦称康公、康王真君,此康王为北宋名将康保裔。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为北宋名将之后。祖父为康志忠,在后唐长兴年间攻打汴梁时战死;父亲为康再遇,为龙捷指挥使,在跟随宋太祖攻打后唐控鹤指挥使李筠时战死。
康再遇战死后,皇帝下诏让康保裔接替了他父亲的职位。康保裔治兵有方,很有血性,平时爱兵如子,深得将士们的拥戴。
康保裔接替了他父亲龙捷指挥使职位后,他与石守信一起攻下了泽州,接着他又连同其他将领在石岭关打败了契丹人。不久,康保裔先后任登州刺史、代州知州、凉州观察使等职。宋真宗赵恒即位后,调任康保裔为并、代州都部署,后又改任高阳关都部署。
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契丹兵大举南下,与宋军诸将战于河间一带,康保裔接到定州行营都部署范廷召的求援书,立即率领部众万余人赶往定州增援。
康保裔率军临近定州要塞狼山寨时,狼山寨已经被契丹兵攻破,契丹兵还隔断了通往镇州、定州的道路。康保裔见状,他决定绕到契丹军后面发起进攻,他一面率兵直奔瀛洲,一面派人给范廷召送信,约他发兵,前后夹击契丹兵。
康保裔率军抵达瀛洲后,范廷召的兵马却没有按照约定赶到。此时天色已晚,康保裔只得命令部队择地安营扎寨,准备次日再战。
第二天黎明,康保裔出营观阵,突见自己军营四周全是契丹兵,一夜之间,契丹兵竟将宋营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康保裔部陷入了契丹兵的重重包围之中。
敌众我寡,有人劝康保裔率亲兵杀出重围。康保裔坚定地说:“本帅自领兵以来,身经百战,你们有谁见我后退过?古人说:‘临难毋苟免’,今天我等身陷重围,正是为国效死的日子,我怎么能丢下将士们自己逃跑呢?”
众将士见主帅慷慨陈词,受到了极大鼓舞,一齐振臂高呼:愿跟随元帅同契丹人决一死战!让契丹人知道,宋军也有不怕死的。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报国的时候到了!”康保裔挥刀大喝一声,“兄弟们,不怕死的随我杀敌去!”
康保裔一马当先,冲出大营,杀入敌阵。众将士见主帅身先士卒,一齐发一声吼,争先恐后杀向敌阵。
宋军抱着必死的决心,冲入敌阵后左冲右突,虽然凭一股勇气杀出了第一层包围圈,但在第二层包围圈中又被契丹兵紧紧围住,从日出一直杀到太阳西下,已经是人困马乏,虽然宋军杀敌数千,但也自损千余,眼看不能突出重围,康保裔只好率兵退回大营。契丹兵战了一天,也觉疲乏,双方各自鸣金收兵。
一宿过后,两军再战。宋军拼命冲杀,欲突出重围,契丹兵缩紧包围圈,欲将宋军全歼。两军拼死相搏,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契丹兵有十万之众,康保裔部宋军不足万人,又是孤军陷入重围。康保裔率将士从日出杀到日薄西山,众将士都杀得筋疲力尽,而这时依然不见范廷召部等救兵踪影。原来范廷召部见敌势大,在被敌阻击后,已改战遂城。
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康保裔身先士卒,奋勇当先,无奈敌众我寡,他身中数枪,早已成了一个血人。跟随他在身边的数百名兵士也多半受伤,不堪再战。
康保裔最后看了看身边剩下的那些残兵,他流着泪对大家说:“罢、罢、罢!我今日是死定的了,你们大家赶快各自逃命去吧!”
说罢,康保裔提起最后一口真气,挥刀向敌兵最多的地方冲杀过去,虽然他手刃敌兵数十名,怎奈何敌兵众多,只可怜宋初这员大将,最后竟战死在乱军之中。
康保裔之子康继英、康继彬亦严于驭军,宋真宗咸平二年康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康保裔战死后,康继英沐皇恩,官至左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
宋皇为表彰康保裔一门忠烈,皇命康继英、康继彬等兄弟建家庙供奉康保裔,进而江苏、湖北、江西等民众也建康王庙供奉康公、康王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