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劫盗分财喻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指出:“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就是说人在分配时,不担心得到的少,而只是担心分得不均。故事中贼盗取的财物原是平均分配的,鹿野产的毛衣颜色不好,所以就分给了地位最低的人,这样的不公让他很气愤,拿到集市上卖,出乎意料卖得的钱居然是众人的几倍,结果因为这样的意外令他大喜过望。
想想人就是这样,觉得本该得到的东西或钱财少了就很生气,一旦发现自己本该拿到的是平均分配的钱财之类反而多拿了就会兴高采烈。其实钱财本身外之物,大可不必为了钱财的多少患得患失,总执着于追求名利上,就会很难让自己的心摆脱世俗,从而达到较高的境界。
88、猕猴把豆喻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就听来的那个“黑瞎子掰苞米”的故事,猕猴为了寻找那一个掉在地上的豆,把手里的豆都扔了,结果地上的豆没找着,手里扔掉的豆子也都被鸡鸭吃了。那黑瞎子也是这样,总想拥有所有的玉米,可惜能力有限,掰了后边的只能丢掉前边的,最后落得一无所有。
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想明白,要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要知道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要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必然会导致偏离自己的目标,甚至一无所获的境地。
89、得金鼠狼喻
“贪心不足蛇吞象”,因为看到别人把毒蛇变成真金了,自己也不问青红皂白,把毒蛇抱在怀里,结果被毒蛇要死了。首先故事里的愚人动机不纯,他太想要金子了,试想一下他就没想过毒蛇变不成金子,就会被毒蛇咬死吗?也就是说在想到这种可能的同时,他依然要以身犯险,结果白白丢了性命。所以佛家说这种带有功利心的修行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