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废话,直接说步骤和案例分享:
第一步:情境叙述。
我又找不到眼镜了。明明昨天放在客厅的桌子上的。为什么又找不到!心急如燎。儿子在旁边粘着我,空调因为吹了一晚上,现在关了休息了,其实室内的温度并不高,可是,我却感觉到酷暑。烦躁不安。最后,耐着性子开始翻箱倒柜,终于在主卧的床头柜的夹层找到了。才想起来,半夜,起来给儿子倒水,戴了眼镜,睡觉的时候,顺手就放在夹层了。
其实,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不止一次。我都嫌烦了。其实,我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有意识地在改正这个毛病。但是,并不会杜绝,偶尔还是会发生。而每次发生,我就很郁闷。嗯,我不喜欢这种丢三拉四的感觉。
第二步:找出心里可能的木马程序。
1:不喜欢遵守规则秩序。
觉得东西就要放在固定的地方,那是限制,是规矩,是必须遵守某些规则。而我潜意识中可能觉得规则这个事情,平时需要注意的也太多了,在家里了,还要这样苛求没有必要。实际上,本质还是对规则这个事情排斥。
就好比,我也确实不喜欢排很长的队,总会想着能不能有不用排长队的事情。或者排了长队了,看到别人插队就会很抗拒。
2:不喜欢无趣。
我在内心里总觉得把东西物归原处是件很无聊的事情。为什么东西就应该在它的位置呢,它为啥不能有别的位置呢?暂且不讨论找东西的麻烦,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这件事情本身看起来好无趣哦。
从大了说,单调无趣重复的事情,其实我的内心是排斥的。或者说我内心可能还不能接受这种枯燥。
第三步:修正。
1:不喜欢规则秩序,可能是因为自己觉得被约束了,不喜欢这种被控制的感觉,想要自由。
修正首先从认知上变化: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而自由也绝不是指任意妄为,随性而为到不用遵循规律。真正的自由是在自控下产生的。失控状态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而更为现实的事实是,短期不遵守规则的任性都会在之后为它付出代价。比如,东西找不到,会在事后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力去寻找。而因为寻找这个事情引起的情绪不佳又会让自己陷入情绪失控的状态。简单的分析这些利弊,可能就不会让自己那么任性了。需知,有些事情可为,有些事情不可为。
修正后的心态应该是:认识到规矩,秩序的重要性,全然地接受它,而不是被动强烈不愿意的执行,尊重任何客观规律,然后在此前提下做事,才能真正的事半功倍。
2:不喜欢无趣,可能是因为心态不对。其实一件事情本身本没有趣味之说,无趣还是有趣只是当下做事的心态而已。
比如,读书,很多人觉得有趣,越读越开心。我一个朋友就是,能好几年抱着《伤寒论》啃。就里面某句话参悟半天甚至好几天。你说她无趣还是有趣呢,在我看来,她自己觉得非常的有趣。但是,如果让我读《伤寒论》,我可能会瞬间多了很多白头发呢,因为我会觉得很无趣啊。
你看,无趣还是有趣,只在乎心态的变化。而不在事情本身。
其次,意识到事情本来无趣味之分,那就好评判事情值不值得那样去做了。比如。刚刚的例子,《伤寒论》我觉得无趣,我可以不读。不读它并不会对我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可是,我自己东西不放好,那是会对我造成很大困扰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要立刻去做了。能遇见肯定是结果不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呢?傻吗?自作虐吗?啊哈哈哈哈~
总结:生活中真是无处不潜伏木马程序啊。这样的清理有点像深刻反思,寻根寻找源头,直到解除心中枷锁。你,也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