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提问,每个人都不陌生。我们每天的日常交流基本都是由提问和回答组成的,甚至在我们独处的时候也会自问自答,比如:“明天的会议需要带哪些资料?”可以说,提问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这一点从小孩子无穷无尽的“魔鬼连连问”中就可以窥视一二。
也许正是因为“提问”太容易了,几乎很少有人会关注到“提问”本身也是一门学问。当我们向别人提问而得不得解答的时候,往往会认为对方太过傲慢无礼,却不曾想过是自己提问的方式不对,甚至问题本身就不值得对方浪费时间来解答。
所以提问不仅是本能更是一种技能。这一点我是从《学会提问》这本书里学到的。
这本书的作者栗津恭一郎的职业非常有趣,叫“高管教练”,是专门向日本各大企业的管理者提问题。既然是职业当然就要收费了,尽管如此,栗津恭一郎的业务也非常繁忙,甚至忙到无暇承接更多新的委托。
作为全日本最会提问的人之一,栗津恭一郎将自己从业十几年的经验浓缩精炼成《学会提问》这本书。在书中作者将提问分为四种:劣质提问、轻松提问、沉重提问和优质提问。
作者认为优质提问具有强大的力量,不仅能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人生轨迹,使它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还能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能算是优质提问呢?想提出优质的问题又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优质提问长什么样
如果我们不想自说自话,那么就要清楚一点:一个问题是不是优质,是由被问的一方而不是提问者来判断的。
如图所示,以“对方是否愿意回答”和“对方是否有所发现”两个纬度为准,提问可以分为劣质提问、轻松提问、沉重提问和优质提问。
轻松提问是那种对方很愿意回答,但是对方没有获得自己认知以外的新东西的问题。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朋友间的闲聊,说说自己的爱好或者侃侃大山,说完了也就完了。
如果在职场中,轻松提问可以视为彼此间试探的一个过程。以轻松提问开始一点点试探对方可以适应的谈话方式,摸清对方的个性,拉近彼此的距离,以便更好地展开正式对话。
劣质提问就是对方既不愿意回答,也没有任何新发现的问题。其实这种问题我们也会经常遇到,比如一个不想干的人很突兀地问,你一个月赚多少钱啊?你的鼻子挺好看的,是不是整容了?遇到这种问题别说愿不愿意回答了,没怼回去都算是有教养。
沉重问题是属于对方不愿意回答,甚至是刻意回避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会给对方形成当头棒喝的效果,促使对方有新的发现或者展开行动。钱学森曾经提出一个问题,他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沉重至极,然而它却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促进了教育的改革。
优质提问则是结合轻松提问和沉重提问各自的优势,摒弃其缺憾的问题,即:能让被问者乐于主动思考回答,并伴有发现和行动的问题。
由此可见,将轻松提问变成能够促成发现和行动的问题即为优质提问。将沉重提问变成对方乐于回答的提问也是优质提问。
鉴于每个人的关注点和目标的差别,这世上没有一个万能的优质提问模板。但是优质提问都会具有相同的特征:深挖到问题的本质性。
这个本质性的要素可以用5W1H来概括:时间(when)、地点(where)、人员(who)、对象(what)、原因(why)和方法(how)。
现在知道了什么是优质提问,那么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提出的问题成为优质提问呢?
二,如何提出优质的提问
在探讨方法之前,我们还需要明确一点:优质提问不仅适用于和别人的沟通,对我们自己也非常重要。我们同样需要不时地对自己发问,及时矫正自己行动的方向。
作者认为,打造优质提问的方法,是寻找与对方心里已内化的提问距离相近,却又像盲点一样被忽略的问题。同时提出了“3V”理论:Vision:理想(渴望得到的东西)Value:价值(价值观)Vocabulary:语汇(常用词)
2005年,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说,每天早上他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会继续完成今天要做的事情吗?”“如果一连许多天我的答案都是‘不’,我知道,自己应该有所改变了。”
所以要做到优质提问,第一个要素就是去挖掘目标人物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Vision:理想)挖掘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你沟通的对象。
环顾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明明很努力地工作,却总是无法取得业绩,结果反而让自己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这就是典型的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每天做的都是“不得不”的事情。而人一旦发现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人就会自发思考并产生行动。
优质提问的第二个要素是明确被问方的价值观。(Value:价值)人的行为,会因其价值观的不同大相径庭。
有人可能会疑惑,提问和价值观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应该知道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潜移默化而来的。这就会让价值观内化,而其本人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而是认为这不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好的提问者在明确对方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的问题,往往会给对方恍然大悟的效果。
有些问题和答案之间其实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纸,一旦捅破就是全新的世界。只是当局者囿于自己的价值观,无法跳出常态去看待事情。
优质提问的第三个要素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Vocabulary:语汇)
我们常常抱怨(或者别人)不幸福、不成功,那么有没有想过,你这个幸福和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是像马云一样成为首富才算是成功呢,还是有房有车有存款算是成功?亦或者是其他标准?在公司里如果觉得员工的业绩不佳,那么好的业绩标准又是什么呢?
幸福、成功、业绩,还有很多随口就可以说出来的概念,只有具化为可衡量的数据以后才具有可以评判的标准,才能有变为行动的动力。
如果觉得有些概念很难具化,那么这里还有个小窍门,那就是提个与其相反的问题,你就会很快找打答案。
比如,你不能具化幸福的标准,不妨问问,什么样算是不幸福?什么样算是不成功呢?你最不想过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在与对方沟通时,尽可能收集其常用的词汇,就可以在提问时具化这些概念,让提问有的放矢。
在明确了对方的“3V”以后,还可以结合5W1H中的各个疑问词创造出更多的优质提问。
有意识地使用疑问词还可以形成一个开放性的提问,不断地由一个提问的回答衍生出其他角度的问题。
结语
人生的差距有时候就是由许多不起眼的小细节拉开的,而提问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细节。
就像栗津恭一郎在《学会提问》中说的那样,“提问的差距造成人生的差距。”仔细观察那些成功人士,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点,就是越是成功的人越善于向自己和别人抛出优质提问。
尤其在这知识付费的年代,没有人愿意无条件地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回答你那些毫无营养的问题。自我精进,改善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就从学会提问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