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1


      一次执行任务回来的路上,跟冬梅聊到心理咨询师“何以为治”的问题。如果用医生来类比,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医生运用的是他所学的医学理论,结合患者的主诉、各项化验指标、各种医疗仪器的检查,整合这些数据,利用概念、归纳、推理、判断,继而采取对症治疗,所谓科学的运用。如果心理治疗是对人的心理进行“治疗”的话,又“以何为治”?
        当时冬梅讲了一件她亲历的个案,说明一个咨询师知识面要广博,如果有盲区,或者不善于举一反三;如果恰好你遇到的个案正是你的盲区,轻者无从应对,重者如若草率行事,或者可能导致二次伤害。
        这几天在准备沙龙,读到荣格,其中的几段话似乎给了我答案,荣格的一个学生打算将来做心理治疗师,荣格对他说:“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你必须首先学会认识 你自己,你自己就是工具。如果你自己都不健全的话,有怎么可能使病人恢复正常呢?如果你自己都不确信的话,又怎么可能使他信服呢?你自己必须是真正的素材,如果不是的话也,你会把病人引入歧途。因此,你必须首先接受对你自己的分析。”
        谈到心里技术,荣格说到:一个古代的先哲曾经说过:“如果一个错误的人使用了正确的手段,那么正确的手段也会产生错误的作用。”不幸的是,我们信奉的是不论使用这种方法的人是谁,只要方法”正确”就行。在实际中,一切都取决于人,很少或没有人取决于方法。
      “每一个病人都是独特的,一般教条、规则和普遍程序决不适用于单个病人,那些心理测试所测的只是个体在多大程度上与别人相同。”
        所以最后他说:“首先要学习理论,然后,当病人从门口走进来的时候,忘掉他们。”
      忘掉理论,之后我们还剩下什么呢?当我们面对求助者的时候,运用什么来支撑咨询呢?
        ——思想架构!
      首先看看心理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
      书本上给出比较全面的答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归纳起来就是:心理学就是‘心’的学问,简称——心之理。所谓感心之动,悟心之理是也。
      现代人喜欢把心理学归类到科学范畴之中,但其实两者还是有着相当大的不同。
        科学研究通过实验来得出结论,可以用明确而严谨的量化标准来描述。
      心理学则主要是通过体验、感悟、思维来得出结论,很难用量化标准来界定。
      有所谓心理之实验者,亦与科学实验有着本质差别。
      科学实验讲‘条件一致,多次重复,结论相同’。
      心理实验则是‘条件一致,多次重复,结论相近’。
      且不说心理实验多取样于特定人群(比如说大学生群体),局限性很大,实验结论缺少代表性,很难真正做到‘条件一致’,这已被心理学者所广泛诟病。
        就算是在‘相同条件’下,人的心理趋向不同,主观感受不同,内在体验不同。必然导致心理实验仅仅能得出相近之结果。
      考察现代心理学现状,真正在理论上有相当高度的,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其研究成果还多是建立在对病例的分析思维基础上,也就是说研究者的感悟能力还是其取得理论成果的主要武器。
      也就是说,学好心理学必须要有强大的感悟能力,可以夸张一点来讲,一百个学心理的,能融会贯通者凤毛麟角,原因就在于多数学习者缺少必要的感悟力。
      既然心理学研究以感悟之法为重器,那就不得不谈谈文化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一传统文化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架构。
人的思维是有架构的,所谓架构,就是层次、次序、能量、结论之类。以逻辑推理为例来说明,推理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这就是层次;层次展开有先有后,就是次序,展开过程必有内驱力,就是能量,推理必有结果,就是结论。不同的心理架构,会有不同之作用,相同的思想材料,在不同心理架构下,会得出要角度不同之结论。如水在渠道之架构下,会发挥疏导、灌溉作用,在水坝之架构下,势能转化为电能之作用。可以看出,架构有承载、规范、引导思想材料沿着特定路线,走向特定目标的功用。同样的材料(水),在不同的架构下,所产生的结果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人的思想架构不同,那么同一个老师所教的学生,同一本书对不同的读者产生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件的评判,得出的结论,都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才有“一千个人读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儒家的阴阳观,五行观,和谐观,中庸观;道家守静观、自然观;释家的唯识观等等。都内涵着严谨的思维架构,以儒家为例来探讨一下。儒家的宇宙生成观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大业。儒家学问的源头活水为易学,易学体系用八卦相重得六十四卦,以六十四卦来表示大业之状,就是所谓八卦生大业。每卦由阴阳六爻组成,以‘一’代表阳爻,用‘—’代表阴爻。自下而上别称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代表事物运行之方向次序。
        这个生成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第一,它说明万物不是固有,乃是变化而得,即变化观;第二,它说明万物之变化运行是按层次递进的,阴阳交替而万物生,即次序观;第三,每个层次都代表着特定空间位置,其中二爻与五爻月收乃得中之爻,为贵位,其中始终贯穿着‘尚中’思想,二为阴位,阴爻得之为当位,五为阳位,阳爻居之为得位。不同空间位置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即空间观;第四,每一层次的变化是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即时间观。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儒家以为,不同的卦象预示着事物不同的发展方向,依据卦象可以推知事物特定的变化轨迹和结局。这就是所谓的易学预测。江湖上称之为打卦算命,近代曾长期被我们排斥于正统之外,但不可否认,历代精通易学的大家,确实有着相当强大的预测能力,这在众多的典籍中都有明确记载,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它们都归类到‘封建迷信’之中,而应该以严谨的态度来深入的研究探讨,做到先明而后评。
      当然易学做为儒道两家共同推崇的理论源头,其理深奥,其意难明,不经过长期的深入研究,是难以精通的。即使这样,我们探讨心理问题时,能够把心理现象整体分解出层次,找出递进次序,探索心理发展方向,勾勒心理变化轨迹。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人物’、‘特定的事件’、‘特定的规律’、‘特定的结论’的视角来深入分析之,研究之,那也会建立起一些非常好的思维架构。使我们的心理研究能得以顺畅的进行。
        假如我们能够把这些思想真正的理深解透,培植并组建起有效的心理架构,在思维过程中自觉运用,这对我们学习探究心理知识是非常有益的。
      二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学习心理学提供丰富的材料。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最终目标是要解决人们生存中的问题,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所以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必然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所生存的背景,尤其是文化背景。
          考察传统文化,早在甲骨文中就载有"病心"(神经官能症)的案例分析;而《皇帝内经》》更在总结阐述祖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当我们的目光关注在西方的心理学著作时,我们古老文化中关于心理学方面的论述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最起码古人的一些诊疗方法和思维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看看《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情绪觉察及管理是个大学问,我们几乎每天都沦陷在各种情绪中,被情绪所主宰,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很多的文艺作品电视电影又极度渲染这些情绪和情感的迸发,以之为美,这种审美的偏颇,导致现代人对感情的需求前所未有的高,正是这种高要求和高期待,必然会导致很多的矛盾和冲突,每天给自己制造了更多的事情更多的烦恼,而较少能够处于一个“中和”的状态,较少能够自主自立,靠近幸福。
中国传统文化对心、脑、头、神等范畴的剖解,以及杏林道士、儒医不分、佛能修心、气功养性、音乐调神、个性气质等多个层面的论述,都藏有丰富的心理学机理。
        中华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人格理想的追求。一个人通过精神文化修养具有了较高的道德境界,便会自觉地追求人格的完满,用高标准的道德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人不应当“役于神”,更不应当“役于物”,人应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人类向“物”世界索取手段的不断提高,因而对于物的欲求也是在进一步膨胀。在中国历代圣贤的心目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伦理与物欲的关系问题是确立人格和提升人格的关键。中华人文精神便把注意的趋向集中于人生和人心,通过“向生命处用心”和“内在超越”来求得人自身的解放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和谐,这便是中华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的基础。概括言之,这种文化精神重和合、重体验、重内在超越,其要义是对人与世界各种关系的恰当把握。这种修养的思路是由内至外,由个体心灵至天下。这点在《大学》中表达得最为清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为次序,表明了这个世界最终和谐与否的基础,在于每个个体的心灵。如果每个个体的心灵都能符合“各得其分”的分寸,都能“从心所欲不逾矩”,都能“性道合一”,“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那么。天下的大治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三儒、释、道都强调静修,为直接观察心理活动过程及规律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是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家之一,并与维尔海姆合著《金花的秘密》一书,“金花”是荣格对道家打坐过程中体内所感受到的一种光感的解释,他会使人产生精神的顿悟和智慧的升华。
        释家中的唯识一派,其实就可以直接说成是佛教中的心理学,它把人的心识分为眼、耳、鼻、舌、身、意、末那和阿赖也八识,八识即为八种认识功能,又称八大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又把‘即时之心’,分析为相分、见分和自证分,用以概括解释万千心理现象。其分类方法与研究角度,都与现代心理学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但从其理论深度上来看,却似乎较现代心理学又进一大步。现代心理学无法讲清的一些本源性问题,比如潜意识的来结构,唯识中指出潜意识由末那与阿赖也两识构成,其中阿赖也是藏识,具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的特性,末那则为执识,执取阿赖也而成就自我意识。又比如意识的来源,乃阿赖也在无量劫中所执藏的种子起现行而生,这在唯识当中都有清晰而明确的解释。退一步讲,扎实的探究一下唯识学,对我们研究心理学无疑会有巨大的帮助。
 
谈到自我觉察,武国城老师在讲心理危机干预的时候强调:“作为心理咨询师,要尽可能做到随时的当下的自我觉察。”杨凤池老师讲咨询技术时说:”咨询的时候,咨询师不仅要体察到求助者的心理状态,更要做到即刻的自我觉察,还要有第三只眼,来观察对方和自己的咨询状态。”无一不是强调自我觉察的重要性。
贺老师提到一个人在讲话时候的状态,比如说,ta是在表达,还是表现,甚至是表演?是这里面的区别就在于自我觉察的有无和程度。
自我觉察,观心,情绪起来的时候观察它,贪嗔痴慢疑,缘何出。

      我们能够正确认识事物吗?举例说明:面对一绝色佳人,大家无疑都会做出一个判断——美女,且很容易达成共识。但是如果我们这样来看一下,先在一个较远的距离观察,只能看出她是一个人;待稍近些可以看清是一位女子;再近些,到眼前方可看出是一位美女;但是如果放到放大镜下观察,她必是满脸沟壑纵横,美就无从谈起。如此,远观、近观、微观,都是我们对她真实的认识,是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事实。那认定美女的依据是什么呢?显然是近观,那么能说远观和微观的结论就是错误的吗?
        以时间为轴展开来看,她的幼年只是一个孩纸;在她的老年是一位老太婆,只有在青年时期,才可以认定为美女。那么,在她的幼年和老年我们看不到美女,认识就是错误的吗?
所以,不同的角度、地点、时期、层次,我们对同一对象的观察可以得出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论,是吧。但实际情况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一个时段,一个地点,一个角度,一个层次上所观察的情况当成事物的整体,这是我们认识过程的一个常态,更是误区。
        我们真的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原貌和真相吗?答案是,我们可以认识事物的真相,但我们所认识的所谓真相,无一不是事物的一个片段,远远不是事物的全部。从整体上观察事物,经常是矛盾的。微观上的丑成就常观上的美;聚集成宏观上的一般﹍﹍正面的美,侧面或许一般;正面的美,侧面却是丑陋﹍﹍好与坏,对与错,美与丑,如此存在于同一事物中,以至于我们很难找出一种观点对之做出整体评价。世界就是如此明晰,又混淆着复杂与对立﹍﹍

          人的心路成长有个过程,叫“正、反、合”,开始的时候,我们无一例外地用简单的是非、黑白来看待世界,此为“正”;及至年岁渐长,发现许多好的东西原来是坏的,原来的对的现在是错的,几乎颠覆了从前的认知,此为“反”;再后来认识到,世界并不是绝对分明的,而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同样的事,在此为好,在彼时可能就为坏;在此地为好,到他处可能就为坏;一群人认为这是好事,对另一群人可能就是坏事,对错亦当如此。世界上的事本来就是好与坏、对与错、雅与俗共存的,对中有错,错中有对,雅中有俗,俗中有雅,如何掌度,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万事皆存在一个“度”。这个度掌握好了,看似坏事可以取得好的结果,大俗确可散发出大雅的气息。一切皆在时机与尺度的掌握上。简单地用对与错,好于坏来评判事物是一件非常主观的做法,是把简单的主观强加给复杂的客观。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乎己,发展到极端便是“党同伐异”‘多数人都厌恶至极,但有几人能跳出这个圈子?大都在默默的不知不觉地实践着。此乃人之原性,在无意识下发挥着作用。自古以来,唯仁者可好也,可恶也,可高也,可下也。好之不逼,恶之不怨,高之不骄,下之不惧﹍﹍智者寻因于己,愚者归因于人啊。

        佛家讲因果,其实不必玄化因果,因果无处不在,比如说替别人设想,可以说是修心的最基本的一个要件,如果你对别人的情况并不留意的话,一般来说会产生很多的痛苦和误解,在类似的情况下,这些痛苦最后都会发生在你自己身上。所以说你不去注意或关怀别人实际上也是“痴”的一种表现。

          经验丰富的咨询师冬梅谈到咨询时资料的收集,咨询之前的资料收集要尽可能的详尽,但是不能因资料先入为主地进行预设,咨询过程中的情况变化不可预知,所以资料的客观和完善,对在咨询中的判断和疏导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谈起读书,人们大都爱说“读书人“,其实个人以为读书人应该是三个概念:读、书、人。一读,如何读,是死读书,还是学以致用地读?“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二书,读什么书?曾经有个朋友说过,有的时候有的人,读一百本书其实等于一本书。三人,更是千差万别,毋庸赘述。
      谈到心理咨询,心理技术,说到一个类比,心理技术就好比手术刀,在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手里,就是救死扶伤的工具,但是在庸医的手中,可能就成了害人的“凶器”。杨凤池老师曾说过:”我尊重每一位求助者,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人生智慧。”有资质并不是我们引以为荣的资本,而更应因此对这项工作心存敬畏。
      小冯老师结束时说:“人一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自知,方能知己知彼。虽然考证很容易,但是做一名合格的咨询师很难。幸好我们能不断地提醒自己,觉察自我,时刻保持一颗谦卑和学习的心。”
        身懒则胖,心满必愚。在这里大家能够彼此坦诚相待,取长补短,见贤思齐,共同完善自我,这就是我们沙龙的意义所在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