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阳光温暖的午后,一杯清水,一个电脑,细诉过去的种种,那些遇到的人,那些看到的事……
每一种遇见,都是注定的。从准备去常州开始,我就知道很多东西都是冥冥中的注定。
常州之行一波三折,本不在行程之内,结果却成了绕不过去的一座城。我来了,这个别名叫“龙城”的地方。
当天晚上入住的宾馆是单人房,价格很便宜,住的也挺寒碜。5511,很高很高的楼层。所谓“11”房,全是两幢房子之间的转角。走进去,就像是一列长长的火车。住过后才明白,这样的房子对于住户来说,是怎样的一种不舒服。
在龙城,遇到了两个可爱的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这个男人在我眼里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他的神奇让我深深膜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种人,看上去挺随和的,却全是高深莫测的玄机。那个女人是杭州的老师,非常可爱非常开朗,如同一缕阳光投射过来,让我感觉如沐春风。在我们第二次遇见时,我们互加了微信,并共进晚餐。生活原来可以很简单的,简单地喜欢一种事物,简单地做好一件事情,简单地表达自己的喜乐。
风吹动了经幡,还是经幡在你的心里晃了一下?
那天,真冷!我穿一件低领的白色羊绒衫,一条灰格子羊绒围巾,一件枣红色的羊毛大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我以为“方特”不属于我,它该属于孩子们或是年青人。然而常州回来后的第二天,我还是跟着好友一起来到了“方特”。
“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水漫金山寺”,这些故事早在很小的时候就已耳熟能详。梁祝文化更是鄞州区的品牌。然而,当这些熟知的故事再次搬上舞台时,亦真亦幻的场景在高科技手段的辅助下如同置身于真实的生活里,那些故事还是非常让我动容。孟姜女的哭泣,一声又一声,如此哀婉如此悲恸,祝英台的俏皮、梁山伯的憨厚以及互道衷肠后对彼此的坚定在如泣如诉的小提琴曲里深入人心,白娘子牵挂爱人不惜自身的勇敢以及水漫金山时的愤怒……每一段爱情都有一个深深的烙印——坚贞、美好,每一个场景虚实交替、美仑美奂,真够得上一次感官的盛宴、精神的洗礼!
“方特”不仅仅是各种故事的演绎,中华五千年历程的回顾,还有一些小刺激等着我们。懵懂中,我们随着众人迈过一座桥,看到眼前各种飘飘悠悠的纸片人。下得楼来,抬头看,才发觉那就是名声显赫的奈何桥。坐在“孟婆”为我们准备的小火车里,“地狱”游历开始了!小火车驶入黑漆漆的山洞,紧紧攥住眼前的扶手,全程不敢朝四周张望一眼,唯一的感受就是自己似乎生生地要从座位里被拉扯出去的惊险以及旁边不绝于耳的各种尖叫、可怕的怪叫,还有忽上忽下,忽急忽缓的震动与冲击……一波两折过后,以为还有更多的波折时,小火车突然缓下来并停住了!
爱情,是故事永恒的主题。在只有互相算计,只有各种权衡的快餐时代里,爱情是一个奢侈的话题。经历了这些痛彻心肺的故事,再游一趟“地狱”,又去旁边的小茶馆温一壶暖暖的菊花茶,“方特”之旅让我意犹未尽!
我们在秋实图书馆看书。珂珂坐在我旁边手拿一本绘本唉声叹气。
怎么了?
我拿过那本绘本——《獾的礼物》,静静地翻阅。看完后,我也陷入了沉默,内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似乎是压抑似乎有心疼又似乎什么也不是。我把书分享给了朵朵和伟伟。
朵朵说,獾很爱帮助别人,獾给别人留下来美好的礼物,动物们总会想到獾。獾死了,动物们特别想念他。我觉得最让我珍惜的还是珍贵的友谊。他给朋友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他若死后知道朋友还那么关心他,这应该是他最幸福的时刻。那一刻,我很感动!感动朵朵对书的解读是如此深刻!幸福是什么?或许就是一种“记得”!
这是一本涉及“生与死”的绘本。珂珂说,这本书感觉太悲伤了。书里说的长长的隧道,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狱”吧?人死了,会走向哪里?有人说,我们的身体走向死亡,但是我们的灵魂还在。死有多么可怕?书里有这样的一段描述:
他已经很老了,老到几乎无所不知,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獾并不怕死。死,仅仅是意味着他离开了他的身体,獾不在乎。獾告诉过他们,不久的某一天,他会去下面的长隧道。
这就是绘本对于“老”“死”的解释以及描述。我们都会变老,老到只能“久久地看着鼹鼠和青蛙,分享着朋友们的快乐”,老到“身体不听自己的使唤”,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死,意味着什么?
獾很快就熟睡过去了,他做了一个奇怪却很美的梦,一点都不像他从前做过的梦,他不再需要拐杖了,飞快地跑着。他觉得自由了,好像已经脱离了他的身体。
死,或许是新的开始,代表着另一种重生!这本书让我们读到了悲伤,读到了死亡,读到了友谊,还读到了幸福——人生的价值实现。
周五下午,去鄞中参观,那个女孩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清秀的面庞,白框眼镜,一条墨绿色的毛线围巾,穿着颇不讨孩子们喜欢的校服(显得有点儿宽大)。那天阳光明媚,那样的穿着似乎有点儿暖于是更衬托出孩子的单薄。然而,当她站在台上,用双肘撑着演讲台以00后孩子特有的随意与不羁口吻和00后的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时,她的气场完全打开,那就是一个沉浸在文字世界里的女孩。她对人生的感悟,她对文字的驾驭能力,甚至于她对佛学的研究,都让我动容。佛学广袤深远,一个年龄如此小的高中孩子却已在叩问人性的功利与本心。她说——
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在去过香格里拉以后,我一度对汉传佛教的文化现状产生过怀疑。现如今,普陀山的香火日益旺盛,前来求佛的信客更是络绎不绝,然而这些香火的背后,究竟是功利还是虔诚?藏民们统一而强大的信力使我震撼,反观我们,面对着多种外来文化的入侵,是否还能找到最纯粹的本心?
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二年级开始每天写一篇小故事,三年级开始写小说。她的感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有无边的想象力。
有人不理解写博客的人,觉得花那时间去撰文、修改,不如看几部美剧?我常问自己,活着为了什么?活着就是不断地重复、叠加,然后修整,重新开始……循环往复,正如我们常说的六道轮回。我喜欢女孩的那种状态,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享受生活,感悟人生。当我们对文字不再持一种远观的状态时,当我们深入其中时,我们就不会觉得其苦与烦,反而会觉得每一个文字都是鲜活的,都是有张力的,都是可触摸的。
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听到的每一个故事,走过的每一段路,看过的每一本书,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生活,会成为我们人生中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的转折点。我爱我的生活,很爱,所以要认真地过好我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