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小文的时候,不经意间发现,朋友圈中的各色旅行达人还真是不少,且都各自璀璨傲骄。
先来说说2002年前后我曾经打过交道的台湾旅行作家。北一女毕业的她,被心中的小怪物蛊惑,一路从台湾奔到伦敦游学,还嫁给了英国外交官。这传奇的经历皆由她不安于现状的转念一想而起,又接着被她的好奇心驱使才促成。可见不安于室的好奇心,是旅行的原动力。于她,旅行是人生的开关。
在一本旅行书里,她这样表述自己的旅行观点:“英国人将旅行看成是件人生大事,并且依性质将其分为两大类:travelling与touring ,前者指的是舒服指数较低,探险指数较高的旅行方式;后者则指将几个大皮箱,从一个饭店拖到另一个度假酒店,舒服指数很高,但是探险指数很低的旅行方式,后者万万无法取代前者,而且自认为是traveller的人若被误称为tourist,便有受到侮辱的挫折感。”
拿咱们当下熟悉的话来说,前者就是我们熟知的“驴友”,以及那些活跃在携程、去哪儿或是马蜂窝的“自游”主义者,后者是那些不想奔波劳碌,只想把自己扔在一个风景超赞设施逼格足够高的世外桃源,然后YY中产的度假拗造型分子。这大概是从语言范畴所能定义的不同旅行圈层的基本区别。
再来说说2004年左右曾经给我编辑的潮男杂志写过旅行稿的一位资深驴友兼作者。最近微信朋友圈又被他的西藏美图刷屏,还说是“回到拉萨”。对于这位大叔来说,到处旅行,就是他的职业,以及生活方式。可以这么说,他不在旅行,就在去旅行的准备中。在大叔眼里,不论是他早年间创建陕西最早的驴友论坛,成为首批穿越山的户外人士,还是作为各旅行户外探险类杂志撰稿人,旅行书作者,以及自驾非洲,徒步西藏南疆,都是旅行在自己生命里不同的表现形式。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在路上,我行故我在。于他,旅行是一种信仰。
最后还要说说2006前后共事过的前同事、现在的畅销旅行书作者。《去你的旅行》《趁此身未老》,听听他的书名,网络时代私人化的小清新小文艺表露无疑,还有那么些自我和个性在里面。据说他的书在电子书平台的点击率更高,已经被一众自游人奉为旅行男神。于他,旅行是自我价值的另一种实现。
在和这些不同时期达人神交过程中,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已经后知后觉地把旅行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在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的反复中,我不再抱有“还没有看够这世界”的焦虑。哪怕是在巴厘岛的沙滩上看世界各国肤色的人们晒太阳、发呆、无所事事,在新加坡的科技馆里消磨一上午的时间,在青岛的海边和孩子踏浪挖沙,在巴伦西亚的度假公寓里只是吃睡看日出日落……在这些无聊的行为中,我放下压力,放空垃圾超复荷的头脑又满血复活,并找到自己内心的小怪物。
旅行是精神必需品。希望更多的人和我想的一样,旅行而不是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