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译文】
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时总会很谨慎。” 司马牛说:“言语谨慎,这就可以称作仁了吗?”孔子说:“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你说话能不谨慎吗?”
——《论语·颜渊》
读论语的时候就会发现,孔子都是根据每个人的性格而去进行教育的,因材施教,不像现在教学,千篇一律。
通过孔子回答司马牛的问题,子曰:“仁者,其言也讱”,反映出司马牛的性格是“多言而躁”,情绪比较躁动,话多,且不谨慎。
孔子借他提问的机会,告诉他,仁者说话时总会很谨慎,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说话应当谨慎呐。
且仁者都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少说话、谨慎,一个有仁德的人,是会这么做的。仁者有这个行为,那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毛病会有很多,所以,需要我们及时改正的。
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有时候我们愿意说大话,把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或者美好愿景先说出来,甚至随意给别人承诺,仿佛这些事情在下一秒就会实现,总是逞一时口舌之快。
这种做法,除了能让自己快乐、满足那么一小会儿之外,是别无益处的,很多事情说起来太容易,做起来是太难太难了。
人生路漫漫,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留一些余地,如果大话说得太满,大话说出去了,没有给自己留有余地,一旦没实现,就会造成自己在他人的心目中是失信于人的人,会影响自己与他人后续的合作等等。
这样的案例非常多,比如,《狼来了》的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所以,我们先要管好自己的大脑,管好自己嘴巴,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可以从“讱”这个小抓手开始做起,让自己成为一个说话谨慎的人,有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