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说新诗大多无病呻吟,新诗作者的诗心复杂。我只是个槛外人,昨日无意看见简友写了篇各种吐槽余秀华的文,进去磕了个瓜。几乎全是一边倒的评论。总结下来无非余诗俗气,俗气一词还比较委婉,直接被称“低俗”。雅俗之辩从古至今一直存在,有雅就有俗,雅俗对立,又相互交融。
我没有认真读过她的新诗。只记得“摇摇晃晃的人间”,所以我没有话语权。但这句话是直接击中过我的。
余诗能在新诗界里被吹捧起来自有它的一番道理,说明它是能引起共鸣的。至于那些“俗语”不过是她的实情流露,过于赤裸了些。所以“诗能穷人”更容易被群众所认可,因为诗人们在“达”的道路上,也曾经有过“穷”的无奈。物质的穷困,精神的困乏,余秀华也如此。所以她的诗正因为经历过这些穷,才会有发愤抒情,才会有作品共鸣。那么,如果从反向去看。大众是乐于看这些所谓的“俗”诗,是大众的眼光问题?还是诗界的问题?这究下去就没意思了。
想来,我骨子里是个温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