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妈说:
我是小皮皮妈妈,四川大学工科硕士,目前在金融行业工作,工作之余爱好看书和写作,分享提供靠谱、实用的育儿知识,专注0-3岁育儿。
案例1:“我家孩子2岁多,越来越不听话,不讲道理,动不动就大吼大叫、甚至躺地上打滚。
案例 2:“我家孩子总是说不,不论我们说什么都说不,感觉什么都听不进去……”
案例3 ”我家皮皮现在18个月,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动不动就躺地上“
这其实是孩子到了“可怕的2岁”,这个概念来源于国外,英文名TheTerrible Two,皮妈觉得叫2岁反抗期更为贴切。
很多妈妈不知道几乎这是所有宝宝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是宝宝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出现的时候万万不能和宝宝对着干,而应该进行正向的引导,否则绝对会适得其反。
2岁反抗期不一定在2岁
所谓的两岁反抗期,其实时间不一定局限在两岁,从一岁半到三岁多的宝宝都可能出现,不同孩子“闹”的时间不同,防抗的程度也不同。
反抗期主要表现
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这时孩子常见的表现是不愿意再乖乖听话,经常会反驳家长的决定。
很喜欢说“不!”“不要!”,还有就是“我自己来!”
一旦与父母起冲突,容易哭闹(甚至哭到吐)、尖叫、跺脚、地上打滚的方式。
宝宝为什么会产生两岁反抗期?
1、逐渐强烈的自我意识。
刚出生的宝宝还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不能区分自己和外界,甚至,他觉得和妈妈是一体的。随着宝宝心理的发展,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不同的个体,所以6-8个月以后,宝宝与妈妈(或其他较亲密的人)分开会出现分离焦虑,表现就是非常粘人,等到宝宝意识到客体永存性(即使妈妈没在眼前,她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分离焦虑就会大大减轻。
到1岁半以后,随着宝宝的行动力逐渐增强,比如能独立行走,精确拿到心仪的玩具等,他的自我意识也更加强烈,很多事情都想自己来,比如自己按电梯,自己吃饭,开门关门等。
2、较差的语言沟通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
正因为宝宝自己有主意了,所以经常与父母的意志起冲突,但是宝宝语言能力还很弱,大多数情况下没法与父母通过语言的方式沟通,所以宝宝只有通过身体语言,也就是哭闹、尖叫、跺脚、地上打滚的方式与父母抗争。
3、无法理解日常生活常识和父母制定的规则。
这个年纪的孩子理解力非常有限,很多生活常识没法理解,没法理解当然没法好好执行。
比如很多父母都不让孩子多吃零食,但宝宝很难理解“零食那么好吃,爸妈为什么说不能吃”,虽然爸妈说过,吃多了对身体不健康,但有几个宝宝能理解人体每天需要哪些必须的营养物质,怎么吃最健康这种高难度话题。
比如”为什么我很喜欢那个小汽车,妈妈也不买给我,虽然妈妈说很贵,为什么别的妈妈可以买“等等
4、能力有限产生的挫败感
婴儿时期的宝宝,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妈妈会满足我的一切欲望,随着宝宝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大,宝宝逐渐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宇宙中心,自己的能力也很有限,这种心理认知的变化会让孩子极受挫,所以一些在父母眼中的小事,也会让孩子情绪崩溃!比如打不开瓶盖会急哭!
可怕的2岁其实并不可怕
两岁孩子的反抗是正常的发展阶段,并不是你的孩子特别淘气,也不是你教育孩子的方式特别有问题,所以家长要放轻松。换个角度看,这是宝宝又长大了的表现。而且,越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自我意识强的孩子,“造反”的程度就越强。
做到下面几点,可能会使孩子有良好的情绪,减少乱发脾气的次数:
1、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希望自己能够当家做主,因此有时候让宝贝自己拿主意,这是对他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宝宝想自己拿主意,家长尽量放手,如果这个事情宝宝还不能做好,父母可以给予宝宝帮助或者委婉的给予建议。
2、给予选择的权力,但只是有限的选择。
两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开始喜欢有做决定的权力。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控制力增强,而因此感到很开心。但给予的选择一定是在父母可接受范围内的有限选择。
比如,想让孩子洗澡,家长这样问“宝贝,我们要洗澡了,你要用小鸭子还是小乌龟玩具啊?“,比“宝贝,你要不要洗澡?”这样好。这既给了宝贝们选择的权利,又避免了宝贝随心所欲地做决定。
3、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2岁左右的宝贝语言能力较差,经常是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或者表达的想法被爸妈拒绝后只知道通过大哭、尖叫、发脾气等方式与父母对抗,不懂得用语言与父母协商折衷的办法,爸妈可以等宝贝平静后教宝贝一些与父母沟通、谈判的技巧。比如说,"宝贝,刚才那种情况,你跟妈妈这样说......,只要说清楚你的想法,妈妈觉得宝宝说的有道理会答应你的,下次你就这样跟妈妈说,好吗?"
4、教孩子表达情绪
当孩子有情绪时,只有把这些情绪表达出来,情绪的气焰才会消失,但孩子很小,还不能识别自己的情绪,所以妈妈要引导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并通过说出来、画出来、或者运动等方式发泄出来。
5、终止一个事情的时候,提前打招呼
在某件事结束之前可以给宝贝提前5分钟的提示,如还有5分钟该回家了。这比突然让宝贝接受某种决定要好,让宝贝有所准备。因为孩子没有时间概念,最好买一个闹钟或者沙漏,这样孩子更易理解。
6、孩子在公开场合发脾气,最好带离现场,不要怕尴尬而屈服(很重要!)
如果可能,将孩子带到卫生间、人少的角落或者车里,再来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父母自己要注意,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觉得尴尬而恼羞成怒,对孩子施以体罚,这样只会使情况更糟。
不屈服,坚持原则,不管你觉得多么“丢人现眼”,也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屈服,这样只会使孩子今后更多以发脾气来要挟父母。
可以试着对孩子这么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你现在需要先冷静下来,妈妈才会听你说。”然后将起带离哭闹现场,让他冷静下来并学会控制情绪。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千万别做这些:
1、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停止当下的消极情绪
比如:不要哭啦,宝贝,妈妈带你去买糖,买冰激淋!这样的处理方式,说明家长注重的只是孩子停止表现目前的这种情绪,但并没有解决问题。
2、否定孩子的情绪
否定或者不接纳宝宝当下的这种情绪
比如家长可能会说:“一个鞋带系不好有什么好哭的呢?积木倒了……倒了就再搭起来嘛!这种小事也值得你哭?
这些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和判断是错误的。所以经常会给孩子一个信号就是,产生消极的情绪是不对的。
3、惩罚、威胁孩子
用责备、训骂或者是惩罚等等,让孩子停止当下的情绪。
比如家长会说:你再哭!你再哭我就打你哦!或者你再哭就把你扔出去。
这样孩子会感觉到自己没有到尊重,在自尊心方面很容易受挫,孩子的负面情绪也没有得到疏导。
4、不要试图给正在气头上的孩子讲道理
任何人在气头上都是听不进道理的,包括我们成年人!宝宝情绪崩溃的时候先安抚情绪,情绪稳定再讲道理!
宝宝正发脾气的时候,怎么正确处理?
1、父母一定要冷静、冷静、冷静啊!
宝贝发脾气时,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暴露出自己的挫败感,否则事情会变得更糟糕。
因为情绪会相互感染,如果爸妈们也生气了,那宝贝情绪更加激动。
如果做不到,请默念三遍:我亲生的!我亲生的!我亲生的!
2、陪在孩子身边。
父母要做的就是呆在孩子身边。当然,家长最不愿意做的就是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去抱抱他/她,然而这往往却是最有效的办法。家长最好静静地在孩子身边坐下或蹲在那,让孩子明白当他/她平静下来的时候,父母会马上把自己抱在怀里。
3、引导宝贝说出发脾气的原因或者此时的情绪
等宝宝冷静下来之后,引导宝宝说出发脾气的原因,如“妈妈知道你刚才是因为积木倒了所以很生气对吗?”这样的语言帮助宝宝学会表达自己。然后再告诉宝宝应该怎么做“那现在如果你感觉好点了,我们一起把积木重新搭起来好吗?“
妈妈一定要告诉宝宝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妈妈也会有生气、沮丧的时候,然后教给宝贝们相应的处理方法。
4、等宝贝情绪较佳时,与宝宝谈谈心。
当宝贝情绪好时,如睡前,妈妈可以跟宝贝一起回忆这件事,问问宝贝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教宝宝一些沟通技巧和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怎么办等。
皮妈说
皮妈引用陶行知先生《我们必得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里的一段话来结尾:
你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
他给你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
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
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
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
他受了你盛怒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
他写字想得双圈没有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
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你却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人夺了去一般的伤心。”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我们会更容易与孩子产生“共情”,进而更好地处理孩子发脾气的事情。
PS:皮妈买的绘本架终于装好了,效果不错!我的房间终于整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