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见,对于学龄前孩子,一些女孩妈妈说,我的女孩子,好动,总想往外跑,一点儿女孩子样都没有。
也有些男孩子的家长很着急、很担心的说,我的男孩子有点娘,我好担心他长大后会不会一点都不像个男孩子。
可是,所谓的男孩、女孩,对于那些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亦即「性别认同,是天生的吗?」
曾经有个这样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把洗手间的门牌,男女做了调换。
具体就是把写着男性的门牌换成粉红色,把写着女性的门牌换成了蓝色,结果很多人看着上面的颜色而忽略了文字,跑错了厕所。
还有韩国摄影师Jeongmee Yoon,他拍过一个系列作品,名为《粉红与蓝计划》(The Pink and Blue Projects)。
他让一个男孩子坐在一个蓝色的房间里,里面放满了各式各样蓝色的物品,然后旁边再让一个小女孩坐在一个粉红色的房间里,里面放满了各类粉红色的物品。
这位摄影师是在批判一种行为,有些对于性别的认同是来自于文化,来自于养成,而不是我们天生就认为男孩子该是什么样的,女孩子是什么样的。
在这个影片中,我们会发现,这个小女孩看见这条狗,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她就判定这条狗是公狗。
可是狗又提出反问了,你身上也穿着蓝色的呀!这个小女孩的回答很有趣,她说,其实我也很想当男孩子。
可以说,很多时候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是一体两面的。
如果我们很刻意地把我们家的女孩子养成某种所谓非常女性化的女孩子,你就会给她设置很多环境,包括你会为她挑选各种认为充满女性符号的衣服和用品。
好比我们看中世纪的绘画,基本不会看到女性穿着粉色的衣服。
又好比我们看18世纪法国的宫廷画,贵族男性穿着裤袜和高跟鞋,以为时尚,并不像现今成为女性的象征符号。
男性、女性与用色之间的关系,到了现代更多是一种商业操作的结果。
商人们创造了男性、女性的象征符号,好「教导」男性和女性购买与使用哪些产品,才能彰显「男子气概」或「女性特质」等等。
正如《脆弱的力量》作者,布朗教授(Brené Brown)所言,我们活在一个消费的年代,而商业与传媒不断的告诉人们该怎么活,引发人们的羞耻感,并以此为他们牟利的手段。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到底是我们要把女孩子变成女孩子,还是女孩子天生就得像某种样子,这是值得父母深思的一个问题。
因为很可能深深陷入男孩应该怎么样,女孩应该怎么样的处境中,背后真正推对父母去选择的背后,是父母的羞耻感,而不是孩子的羞耻感。
很多时候,孩子对于性别认同并不如成人,因为他们还没有受到过这么浓烈的文化环境的影响,他们对于男孩或女孩的想法更纯粹。
所以这时我们不妨可以先多理解孩子的想法,他喜欢某种颜色,可能并不是因为他是男孩或女孩,而是源于一种喜好。
最后,容我给予家长一些建议:
1. 给予孩子多元的文化环境
教育学有句话说:「孩子是意义的制造者(meaning maker)。」
孩子会主动在环境中与环境互动,进行学习。我们需要给孩子的,可能只是一座图书馆,一个供孩子在知性与情绪方面探索的资源库。
性别议题也是如此,性别是探索性的知识,而不是框架性的知识。女孩像刘亦菲很好,像傅园慧也很好。
2. 和孩子谈性别议题,要兼顾两性
无论我们养育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世界上都有和孩子不同性别的人存在,因此当我们养育男孩,我们要供给他关于女孩的知识;当我们养育女孩,我们也要供给他关于男孩的知识。
但要分清我们供给他的是关于「男孩与女孩」的知识,而不是灌输他们「理想的男孩与女孩」、「优秀的男孩与女孩」的模板,使他们还没开始发展,就被限定在过份刻板的认知环境。
打个比方,要是当初香奈儿女士对服装的认知停留在,女孩就该穿著长裙等「社会既有」的穿著,才「符合」女性「应有」的穿著,哪来之后服装设计的改革。
3. 教育孩子之前,先拓展自己的性别认知
性别教育早已超越「两性」的范畴,还包括LGBT等多元的性别议题。
有些议题,家长自己都不了解,因此家长自己先行去了解,至少当孩子成长过程中,通过各种媒体认识多元性别的内容之前,可以同步的和孩子处于能够沟通的发展途径。
性别认知与其说是教育出来的,不如说是「沟通」出来的,是世代与世代之间互相交流的历程。
更何况,可能父母自身在成长过程中,就曾经被刻板的性别教育压抑的喘不过气,当父母解放孩子,或许同时也能解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