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0 星期六 北京
天热不想做饭,一家人去了国贸那里的俏江南。选择吃川菜,和天热有关,夏天胃口不佳,吃点辣的开胃,菜呀饭呀,都能多吃几口。只是家人很久没吃川菜了,觉得有点辣。开始时我没觉得,过了一会儿也觉得有些辣了,尤其是不喝酒也没配饭,空口吃菜,是有点辣了。热菜上了几个不辣的,才把辣度平衡过来,配上一碗白饭,这餐饭吃的有滋有味。不过最喜欢的还是那碗担担面,做的很有兰庭十三厨的意思了,香香的,三口就吃完了。
这条干烧大乌参也获得一致好评。
饭后的酸奶,店家让珠珠端给我。上面写着“爸爸您辛苦了”。明天是父亲节,提前收到女儿的慰问,再苦再累,老爸心里也是甜的。
虽然是借花献佛,气氛还是很温馨的。
回家睡了一觉,醒来阅读史军老师寄赠的新著《中国食物—水果史话》。
晚饭前看了五十页,很是喜欢,决定这一两天把它看完。下午阅读此书的愉悦感受,决定推荐一下这本书。这本书是一本科普读物,史军老师写的生动活波,有观点、有故事、有历史、有文化,逻辑清晰,科学性强,有趣,耐读。我是决定先匆匆看一遍,然后带在身边,有空就拿出来翻翻。
这是一本讲水果在中国的书。史军老师说,我们现在经常吃的水果,大多数是国外引进的,原产中国的种类不多,以枣、栗、桃、李、梅、杏,以及柑橘和荔枝为主干,西瓜、苹果、葡萄、石榴、草莓等,都是来自于域外,现在一些原产中国的水果名品种也是从外国引进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我国地理环境有关,更与我们的饮食传统有关。自古以来,我们都是重视粮食(谷物)的生产,“中国人对农作物的认识:实用至上。~一切都是为了填饱肚子。”(P11)这是长期生活在饥饿环境中的中国人的必然选择。同时,蔬菜是可以提供水果所提供的维生素、矿物质,还有远远多过水果的膳食纤维,而水果提供的甜味,中国人则很早就发现了麦芽糖。与食用谷物为主的中国不同,欧洲人主要是肉类和奶制品,他们迫切需要从水果中得到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这也造成了水果在中西方饮食中的不同地位。
史军老师在书中还说,水果成熟时期与粮食作物成熟时期大致相同或是稍后且保存难度大,因此很难作为谷物的补充作用于人们饥饿的肚子。反倒是青黄不接时的榆钱儿、槐花可以在春天充当一下粮食的补充,秋天的枣、栗更受中国人重视。不同的饮食结构,决定了水果在中西方饮食中的地位,这种现象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改善。1984年,中国人的年平均口粮达到390公斤,虽然离联合国粮农组织1975年划定的410公斤的标准还有20公斤的距离,但是已经足以解决中国人吃饱肚子的问题了。这个时候,政府号召农民多生产副食,肉蛋禽奶和水果从此多了起来。时间发展到21世纪20年代,水果在中国人的饮食越来越受重视,越来越多的各种水果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和日常生活中。这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开始并逐渐深入到原本缺乏水果、不重视水果的中国人的饮食方式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