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职场生活中,“有想法的人”和“没想法的人”给人的感觉会很不一样。
比如开例会的时候, 大家都在讨论一个设计方案
这时候,领导问:关于这个设计方案,在座各位有什么好的观点?
只见同事A站起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加举例子的说个不停,
接着同事B对同事A 的观点加以补充,和佐证。
你呢, 呆呆地在旁边听着,觉得两个同事说的都要道理, 而自己却完全没有想法。
于是
只能感叹同事在如此短时间内就有了自己这么独特观点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缺少了什么?
没错,你意识到了自己缺少那种在短时间内打造独特观点的能力,
你意识到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永远不会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机遇就永远属于别人。
而更可怕的是, 不单单是在职场上,即使在其他方面,例如:
在恋爱中,有想法的男人通常让女人觉得有主见、聪明、有魅力,
没想法的男人让人觉得有些许木讷,尽管老实巴交,但总给别人无趣感。
在沟通中也是,流水账似地平铺直述,会让听众倍感无聊,
但加入自己新颖的想法和观点,就会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而现在是一个全民评论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移动的“自媒体”,
只要你有才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即使是一名无名小卒,也能够斩获很多粉丝,从而成为自媒体大V。
在短时间内对一件事情说出自己独特观点的人,和对事情没有任何观点,人云亦云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02
如果在一个聚会上, 给你15秒, 让你发表一个小演讲。你有办法让这个演讲吸引听众吗?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太难了。
但是有个叫斋藤孝的日本教授告诉大家, 有很简单的办法就实现了,
他的办法就是把一些经典书籍里的观点, 和自己某个经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小话题。
经典书籍可以提供话题的深度, 而自己的经历可以提供接地气的案例。
这样,你的演讲时既内容深刻,又很有意思,
最关键的是,经历是你自己的, 那么这就让你说的内容听起来很有独特性了。
你看,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了。
斋藤孝教授, 他是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的教授,也是备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特别擅长教人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深刻且实用的道理。
读者说他“一语戳中要害”的本领非常强,被誉为日本的沟通大师。
斋藤孝教授在《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这本书中指出, 通过瞬间思考能力,用边框化视角看事物的能力和决断力的训练,你完全可以拥有这样的能力。
一 瞬间思考,就是在短时间内快速判断的能力。
瞬间思考是形成独特观点的基础,依靠的是知识的大量储备和巧妙应用,并有逻辑地表达出来。
1 知识的大量储备
网络信息是话题库, 特别是自媒体时代,信息的时效性特别突出, 很多大V 观点和知识都会给人以启发和有效的素材来源。
所以当我们看到好的文字的时候,可以用有道笔记或者其他方式随时养成记录的习惯。
同时,经典的书籍也是强有力的智商武器,虽然当今信息爆炸时代, 但质量还是有好有坏的,
而经典的书籍经过了百年千年的考验,并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因此把经典书籍中的思想和现代网络上获得的信息结合起来,
不但能感知时代的潮流,更能拓展自己的视野与思想深度。
就《论语》为例, 它包罗万象,言简意赅, 就像一个语言和思想的宝库,
如果你能熟练引用论语的内容, 并把书中的道理和当前的新闻事件和自己的一些小经历结合起来,讲给别人听实话, 这回让对方对你另眼相看了。
2 知识的提炼和引用
斋藤孝经常要求学生们在课堂上各带一本书,相互交换,然后再3分钟内速览这本陌生的书籍,总结出书的内容。
这是一种快速掌握知识的训练方法。
如阅读一本书,通过关注开头结尾这近两成左右的内容,可以提取书中近八成的信息, 让我们完成取舍。
还可以通过提取印象最深刻的三段文字, 来获取图书的知识核心,通过这样的训练方法,可以改变自己的阅读意识,学会知识的提炼和引用。
3 向电台学习打磨词语,形成有逻辑感的表达能力。
电台主持人只能靠语言来吸引听众,表达能力就起决定性的作用了。
那么留意这些节目中的台词, 会明白究竟什么样的语言,可以引起别人的兴趣。
比如在节目里评论一条小狗的时候, 如果只是说它“好可爱”,无疑是苍白无力的,
而善于表达的人, 会把喜欢小狗的心情用更丰富的语言呈现出来。
所以把自己想成电台主持人,把表诉内容以电台式的语言向别人转诉。
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逻辑表达能力。
二 “边框化的视角”透过事物普遍的表象挖掘其独特的本质。
我们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往往也2会注意到画框,这是区分画与现实世界的东西。
如果把画框去掉,画上的内容可能就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不会被人注意。
但是在画框中, 它就成了人们聚焦的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了。
所以, 画框其实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所以说,
如果我们想让一样东西光彩夺目, 只靠东西本身是不行的, 必须有像边框一样起装饰作用的加分项才行。
学会用边框化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就是要发现事物的闪光点, 给它加上独特标签,并把这种独特性描述出来, 你就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了。
1 想拥有边框化视角, 首先要掌握现象学的思考方式
就是暂时抛开对经验真理的确信,而去关注现象本身。 哪怕是最普通的东西, 也能找到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这种方式的关键是要“重返童心”,像孩子那样带着新鲜感去看待事物。
日本有一种文学形式叫做俳句,是非常短小的诗歌。
早年有一位著名的俳句诗人,名叫松尾芭蕉,
他的一首代表作是这样写的:闲静一何极,蝉声浸入青岩里。
意思是说,周围太安静了,蝉声像浸入了青色的岩石里一样,用蝉的声音反衬出了闲静的状态。
这就是日常很普通的景象,但被松尾芭蕉抓住了特别之处,写成了俳句。
这种观察是松尾芭蕉的一大特征,也因此奠定了他在俳句史上的地位。
现象学方式的一大特定就是, 哪怕最普通的东西,它也会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
“原来事物还有这样一面啊。”
2 拥有边框化的视角, 要善于用比较的方法来描述事物
当我们被问到对一幅画的看法时,也许只能说出“好”“不喜欢”这样简单的评价。
但如果还有另一幅画做比较,我们就会说出更多的感受。
所以,在观察某个对象的时候, 要养成做比较的思考习惯。
比如牛顿,就是因为看到苹果的落地,才去思考为什么太阳和月亮不会像苹果那样坠落,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而在比较法的基础上,斋藤孝还提出了比喻法,就是为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找一个形象的比喻。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获得过耶路撒冷文学奖,发表获奖演讲时他说,“在一面高大坚固的墙和一只撞向墙的鸡蛋之间,我将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
这句引起了巨大反响的话,就是巧妙的比喻,把鸡蛋比喻为人们的尊严,而把高墙比作体制,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而把村上春树视作一位有思想的作家。
比喻法的优势在于,当你想寻找一个用来比喻的形象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路。
比喻会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如果受众能理解你的比喻,那你和他们之间的认识的共享程度就会更深,有利于交流。
因此,比喻也是表达自己想法的有效方式。
三 用独特的观点做决断,成为真正有想法的人
一旦形成独特的观点。接下来要培养的就是决断能力, 这是思考的最高水平。
你要把自己设定为担负责任的当事人,
用他的视角去思考,然后做决定。
斋藤孝在书里做了一个比喻,
他说如果我们把思考的过程看作是在编辑一本杂志的话,
那么当事人意识就是把自己视作杂志的编辑,
去琢磨该选取什么样的信息作为杂志的内容。
比如是有时效性的新闻,还是有趣味性的消遣文章;
还要琢磨把哪些信息作为最重点的部分进行介绍,
是一篇有深度分析的新闻调查呢,还是一个起伏转折的故事呢?
同时,你还要琢磨如何去组合、变换这些信息,
比如说是用一篇犀利的专栏评论去点评,或者是用一组有冲击力的图片,结合一些图片说明来有效呈献阅读价值。
总归就是一点,怎么能吸引读者让他们买你的杂志,你就要怎么做。
03
有独立的思想和观点,才是一个人的最高级魅力。
如今快节奏的时代,沉默只会让你错失机会。
只有把握先机,不管什么话题,都能迅速找出重点,并提出个人见解,才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有独特观点想法的人”。
尤其在职场上,这种瞬间思考、立即提出独特观点的能力,会让领导在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和需帮助的时,第一个想到你。
日本沟通大师斋藤孝在《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这本书中,还提出了五天锻炼独立观点的方法
第一天:在博客或者社交网络上写书评,培养思考的感觉。
第二天:借鉴伟人们创造出的思考模式。
第三天:重新审视生活习惯,从而锻炼“思考体制”。
第四天:通过读书来提高素养,为话题提供论据支持。
第五天:准备完全,试着做出决策。
更多的具体训练方法和例子, 还是请大家多多阅读斋藤孝教授的《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
本书并不厚,不到150页, 大概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可以读完了。
而学会书中的观点和持续的训练,则会让我们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借用叔本华的一句话:
“每个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领域内全然是位君主。”
一个有独立观点的人,也许不一定是最厉害的那个,但一定是人群中光芒万丈最有魅力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