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童,上小学之前,就已经拥有了很多车,从手推车到学步车,再到功能繁多和模样各异的小小电动车,经常车多为患,家里需要一个很大的空间摆放,有的甚至摆到了入户门外的走廊上。
而我人生的第一部车,是一辆笨重的二八大金鹿自行车。好像是小学三四年级时,父亲给我把自行车后座绑上一跟两米来长的木棍,我就一个人推着车来到小学操场学骑车。
我发育晚,个头矮小,只能斜着身子把右腿伸过自行车的横梁,侧着身骑。有后座木棍的支撑保护,摔倒了伤不到自行车,人也不至于被自行车压伤。经过无数圈歪歪扭扭的尝试,带着手掌和膝盖擦的新旧擦伤,两个半天后,终于可以卸掉木棍,在没人的路上摇摇晃晃地骑。
现在想想,小小的自己曾斜跨在自行车上,随着车轮转动,身子一上一下地骑行在乡村小路上,觉得像一场梦,又久远又好笑。
上五六年级时,我的个头在同学中还是又瘦又小,但已经可以左右晃动着悬空骑在自行车的横梁上了,车技也稳了很多,快速蹬几下,就可以收起双脚搭在车架上,屁股也向后一使劲,落在车座上,顺势休息一会,让车随着惯性前行,等车速慢下来后,再悬空在横梁上加劲蹬。
那时小学划片集中上课,学校离我家五里地,我们中午不回家,在教室啃干粮就咸菜凑合,饭后无聊,就三三两两地骑自行车玩。我就是在那时候,学会了从自行车的右侧上车,这个女孩中不多见的骑车技能,让我臭屁得很。
此后很多年,都是自行车的年代,我骑着自行车,度过了我的初中、高中时代。不止上学放学路上骑,假期偶尔也会被同学约着,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去各个村子找同学玩。
直到21岁那年暑假的某一天,我随着母亲和二嫂,坐在一辆农用车的车厢里,不记得要去干啥,只记得当时我全部的心思都迷醉在路边的树和远处的田。
这时,母亲突然冒出一句: 嫩小妹妹馋辆木兰,听说得三千多块钱。
虽然,那时村里条件比较好的家庭,男人干农活也开起了摩托车,也有部分姑娘媳妇们骑上了木兰车,但母亲这句话还是让我很吃惊,因我从未提过这个要求,也不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父母供我读完大学,我已经很知足,哪敢想什么木兰。
但为了配合母亲的话,让她不至于尴尬,我就讪笑了一下,又假装不在意地把头扭向一侧,继续欣赏沿路的风景。
母亲的话看似随意,像任何一句无心的闲话一样,但我还是能听出她的心虚,为了这句话不显得突兀,她应该在心里谋划了好久,也许半天,也许几个夜晚。
那时,我刚毕业,还没去分配的单位上班,我跟父母闲聊时说起过单位跟宿舍有段距离,母亲估计就是在那个时刻,萌生了给我买辆木兰车的想法。彼时,父母虽然跟哥嫂分家过日子,但要动用这样一笔资金,去做一件看起来有点奢侈和过火的事,她还是颇费思量,怕二嫂心里不平衡,说她对儿女没有一视同仁。
木兰车最终没买,因二嫂不置可否的态度,更因我的拒绝。母亲的心我明白,但我不能滥用她的宠爱,不能让婆媳间生了嫌隙。母亲也正是看中了我从不提要求这一点,总想主动地多给我一些。
虽然我没如母亲的愿骑上木兰车,但我很快有了一辆小型摩托车️——金陵70,那是准婆婆花了近四千块钱给他儿子买的。那辆摩托车外形比木兰大不了多少,但功能更复杂也更难骑,有四个档位,要用右脚踩着挂挡,往前踩一下是一档,踩两下是二档,往后踩一下是三挡,再踩一下是四挡。
因男友单位离住的地方近,走几分钟就到,工作日这辆摩托车几乎成了我的专车。在经历了第一次骑车,因不熟悉车的性情,加油过猛,前轮直立冲天的惊吓后,接下来的日子就无惊无险。我带上头盔,潇洒地走街串巷,心里升腾着一股侠气。
慢慢地,小城公交车班次多了起来,对摩托车上路需要办证上牌的要求也严格起来,这辆陪伴了我们两年的小摩托车,最终像个弃妇一样,被遣送回了老家。
婚后,因买房欠债,我们生活一度窘迫。在坐公交车出行的日子里,室友曾有一个遥远又笃定的梦想: 我要赶紧还清债,然后攒钱买一辆3万块的某某牌大摩托,那才叫酷呢。因为这个梦想太过遥远,我没去计较室友的不切实际和不懂节约,包容地笑了笑,就把这件事彻底忘到了脑后。
谁能想到,社会发展太快,摩托车这个梦想还没实现,就已经完全过时了。除了出租车,街上开始有了私家汽车,虽然数量少,品牌也很单一,无非就捷达、桑塔纳、富康这几样,但汽车毕竟还是比摩托车更舒适。2003年,在我俩先后拿到驾照后,一辆两厢的富康车被室友开回了家。
那时,周围的同学朋友买车的很少,室友上班有班车,我在家带孩子,这辆小车几乎成了公用的,经常走亲访友不着家。今天被开公司的朋友借走一周,说要跑郊区催催账,明天又被同学借着要走个丈人门。室友嘴上也发着牢骚,都说借老婆也不借车的,他们咋还好意思开口?
我知道这句话是特刻意糊弄我的,因为直到近二十年后的现在,私家车几乎人手一部的情况下,他的车还是经常被借走,最近一次,是借给了朋友的朋友,已经几个月,导致他现在出门,要么朋友来接送他,要么自己打车坐公交。我平时假装忘了这事,一旦想起来就忍不住唠叨: 是不是老婆年老色衰借不出去了,不然这年头谁还会往外借车?出了问题不怕担责吗?
说远了,原本想写车在我们生活中的演变,却不小心没遮掩好自己的满腹牢骚,变成了对室友的无情吐槽。不知是情势所迫还是与时俱进,他这两天又开始忽悠我: 我那辆车开了也十多年了,该淘汰了,送给他算了,咱买一辆小小的电车,既省油又方便停放。
我目前在开的车块头有点大,也是几年前被他忽悠着买来的。他受伤后走路费劲,出行离不开车,而我需要在不同区市的父母和自己家奔波,一部车完全不够用。买车时他说: 等我再康复康复,我就开车拉你自驾游,买个大点的宽敞舒服。
车买来了,自驾游却一次都没成行,开始是母亲病重、闺女面临高考,后来是疫情防控非必要不出市。不过爱做梦的人总体找出各种理由: 明年闺女毕业,咱开车去接她,去程玩一条线路,回程换另一条。
我们的日子过得普普通通,但架不住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车,在我们家更新换代了一次又一次,梦也随之做了一场又一场。生活,就是靠这些梦想支撑着,一步步向前。
注: 昨晚看了简友两篇文,一篇写自行车,一篇写摩托车,我为了凑字数而综合了一下,还不过瘾,又补充了一下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