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是发现语言韵律的人》——读臧克家。
事实上,我以前从来不读诗歌。大概是高中二年级,我的语文老师送给我一本北岛诗集,从那时我相信了王小波的一句话:诗人发现了语言的韵律。
有韵律的语言读起来让人舒服。散文也可以有韵律,特别是当一个诗人在写散文时。
臧克家是诗人,众所周知的《罪恶的黑手》就是他写的。当年他数学考了鸭蛋,但语文考了98分,进入青岛国立大学念中文。获得98分的作文是一篇《杂感》,诗人闻一多先生是“主考官”,判分相当严厉。一般考生都在60分以下,唯独臧克家,给了98分。能打动诗人的,只能是另一个诗人的语言。
臧克家的散文,主要是写他的学习与创作历程,充满激情。还有许多回忆录式的文章,都很有感情。读来动人。
文字上不用多说的,诗化的语言,流畅而雅致,十分的可爱。
学习写作的人,可以此为范文。
(后记:这篇是很久之前写的。当时没把臧克家看完。等我看完后,觉得诗人是一种很可怕的动物。他们在八九十岁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让人毛骨悚然的激情。对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物,还是没有平常心。我就很怀疑。我不相信一个人能保持激情到髦耋之年。就象我不相信一个人能一辈子阳具坚挺一样。)
——————————————————————————————————————————————————
《麦田啊麦田,守望啊守望。》——读塞林格
我第一次看《麦田守望者》是高中,大概刚进高中时候吧,同学买的。盗版。那个时候我什么书都看,《麦田》只是其中众多闲书中的一部。我没有感受到一种切身的垮掉的感觉,我的意思是,我更感兴趣的是书中频繁出现的脏字眼,而忽略了一个讲脏话的孩子的感受。但是我喜欢那本书,因为它让我感觉年轻。它让我觉得,世界正在变坏但是我无能为力,我只能保持自己的干净,对了,还有我的妹妹。
其实我真的有个妹妹。
我只是想,我就是那个霍尔顿,我愿意自己干净,也愿意自己有个干净的妹妹。虽然我喜欢看女人的胸部,喜欢她们摇曳的群摆里的大腿,但是我仍然觉得自己是干净的。——我想说,这是我看完那本书的感觉。它让我如释重负。
我不觉得自己是救世主,不觉得自己是天使,我只是觉得,人不应该这样活。
我愿意为此做一个守望者。
我介绍给你们我认为好看的书,因为它引导过我,我愿意用它们来引导你。
“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使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这是《麦田守望者》中的一段话。
我想,我是成熟了的麦子了。
——————————————————————————————————————————————
读费孝通
费孝通是个社会学家,我记得好象是师承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他自己谦称文笔不好,是个文学的门外汉。但是他的文章简洁练达,娓娓而叙,很有味道。
《江村经济》是费在三十年代的旧作,他以家乡“开弦弓”村为目标,做了一个微观的社会调查。作为一个社会学的门外汉,我注意到的是费在这篇作为毕业论文中表现出来的严谨和睿智。那时他还是个年轻小伙子。更让我感动的是他的抱负,他以关注中国农村的生存状态为毕生事业。不断的做出成绩。在老的时候,名声久负于外,外国人一提中国的社会学,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而在国内,年轻人能看他的书的实在是不多。
我个人的阅读经验告诉我,假如你想增添一点社会责任感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不妨看看这本书,以及后续的《再访江村》等等。
费的散文写得也很有特色,写各地小吃,简直能写出香味来。看着看着,就大快朵颐了。
东方大家丛书中收录有《费孝通文集》,是这个世界上不多的好书之一。
——————————————————————————————————————————————————
《在路上》——读关山
这是本谈不上文学价值的书。它教会我一种态度,面对和自己一样的,挣扎着的下层人民的态度。它让我想起很久以前一本没有看完的书——凯鲁亚克《在路上》。《在路上》的主题是流浪和反叛,《一路奔走》的主题是记录与倾听。
书里记述了很多人的言论。各形各色的人在这里发表他们的意见。意见就是力量。
我很惊异关山同志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似乎能和任何人成为朋友。我想,能让小姐告诉你她是如何接客的,这总是获得了其充分的信任后才有可能办到。
我受到了某种鼓励,觉得我学新闻的目的找到了。
——————————————————————————————
〈东方的魔幻〉——读阿来。
很早就知道这本书了。《尘埃落定》,阿来著。看简介才知道,阿来是《科幻世界》的主编。这本小说写得也很魔幻,充满一种无法解释的神奇。我感觉阿来对这种魔幻的存在,既笃信,又有嘲弄。
在看书之前,我曾经看过电视剧。也不能算真看过,只瞄了两眼,看了几集。只记得麦其土司是刘威演的,演的没有什么气势,但是服装很华丽,看得很爽。傻子演得真有傻气,但是没灵气。
小说中,傻子仿佛一个参透天地的大智慧者。或者说,因为简单,把世界理解得更深刻。
我感觉,与《百年孤独》有某点相通的地方,就是把一些神奇的事情,当作现实来叙述。比如,诅咒,法术,预言,征兆,等等。在叙述上,没有百年孤独那样的循环往复,那样的精巧。因为叙述者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傻子。但另有一种简单的,直达本质的朴实和单纯。很不错。
——————————————————————————————————
读汪增祺〈矮纸集〉
这本书还没看完。但是我可以很肯定的说,是一本好书。
我没有见过别的小说有如此雕琢语言却不留痕迹的。
原来读余华,觉得语言很厉害,但是很明显看得出雕琢——并不是说不好,有时候,把雕琢的工夫显现出来,才能让人震惊。后来读孙甘露,更厉害,非常匪夷所思的修饰和比喻功夫,让我获益良多。
不事雕琢也是一种风格,自然质朴,浑然天成,有些作家把这当作最高境界。见仁见智了。
汪的文字,雕琢到极至,反而见出其通透本质来。
——————————————————————————————
〈月光下的银匠〉——阿来
看了阿来的《尘埃落定》,就找他的其他作品。结果找到这本《月光下的银匠》。和汪增祺的《矮纸集》都是一个丛书系列:跨世纪文丛。这是个大书系,假如有足够的钱,真应该多买几部,但现在,只能从图书馆一本本的借了。
《月光下的银匠》,都是阿来的短篇。我感觉阿来和马尔克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都在出代表作之前,用相同的素材写过许多短篇。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之前,写过《没有人写信给他的上校》,许多情节,在后来的《百年孤独》中都有重复。关于马尔克斯,我还看过他的一本《爱情与其他魔鬼》,但是不太记得了。
我感觉阿来在《月光》中的文字,没有《尘埃》中的质朴,有很多雕琢的痕迹。许多段落,让我想起余华。
在其中一篇叫《野人》的小文中,却感到了一些灵动的意思。写得很随意,却很耐看。
说实在的,我实在写不来书评,读后感也不会写。因为我的抽象能力太差了。我不知道把一本作品,怎么样用几个形容词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