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你说了一句话,你就会爱上自己说的这句话,而出于人类最本质的自恋需求,你就会把事情朝着这句预言的方向去推动,以此来证明你是对的。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
高考的时候,一些成绩很优秀的同学认为自己可以考上北大。他们这样认为,老师也这样认为,那么最终他们很有可能考上北大。一些中上的同学觉得自己可以上985,那么最终他们很有可能考上985。
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那是不是我只要认为我自己可以上北大,那我就能上了呢?很明显,不可能。因为大部分人没有那个水平,即使你意识上树立了这个目标,但是潜意识里却是自卑的、认为自己无法实现这个目标,那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这让我想到很多公司早上上班都要喊口号,以前我一直觉得这样很傻,很中二。但这其实也蕴含了一些心理学的道理。经常说的话就会慢慢的成为你的潜意识,最终影响到你的行为和结果。
昨天谈了潜意识决定命运,潜意识其实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看不见、摸不着、也很难去感受。那么,怎么才能够和自己的潜意识进行交流呢?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想一想你平时最爱说的几句话。
我仔细的回想了我最近一段时间的生活,我说的最多的话是:“随便”,“都可以”,“我怎么样都行,你们决定就好”。
我一直自认为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和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总是说“我怎么样都行,看你们的”。无论是去哪里玩,或者吃饭吃什么,大部分时间我都不会主动说要去哪里或者吃什么。每次点菜的时候,我总是会说:“你们点吧,我都行,我没有点菜的天赋”。
但是,我仔细想了一下,我真的没有想去的地方吗?我真的没有想吃的东西吗?
我有。但是我为什么没有说出来?
我总是想照顾其他人的感受,希望其他人可以满足,我自己怎么样都行,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习惯。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突然想起了初恋,以前谈恋爱的时候,我总是希望她能明白我想要什么,而不是我告诉她我想要什么。那个时候觉得,两个人相爱就应该可以互相了解,她应该能够感受到我想要什么。
那个时候,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现在想起了,就是因为我觉得她没有做到想我所想,我心里不高兴。比如,我想让她主动告诉我一些事而不是非得我问她;我希望她能够在下雨天给我一个提醒......
但是我却一直和她说,我怎么样都可以,只要你高兴就可以。我不知道她有没有当真,但是我总是让她不高兴。而我也因为她没能想我所想而不高兴。
所以,很多人嘴上说着“随便”、“都行”,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的。
小学的时候,老师总会给我们讲孔融让梨的故事。4 岁的孔融成为老师口中谦让的代表,也成为我们的榜样。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人听了孔融的故事,学会了孔融的精神,缺丢失了自己的需要。
我们慢慢变得谦让,慢慢的也变得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很多人其实都会说“随便”,所以经常看到很多人出去玩的时候,一群人站在那里讨论接下来干嘛,讨论了半天也没有讨论出一个结论。
其实,勇敢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不可耻,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很有主见。但是在孔融让梨的故事中,如果你拿了大梨,你可能就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我们所谓的“随便”,也是在逃避压力。我们怕自己决定去的地方不好玩,怕自己点的菜不好吃,怕自己做不好选择。
最终,我们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磨磨唧唧、没有主见的懦夫。
我不是说孔融让梨不好,也不是说谦让不对。而是说,我们过了。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度。谦让并不一定是好事。
经常说“随便”的人,往往很难做出正确且有效的决定。而做决定的能力关系到了你的一生。
不知道,你们经常说的话是什么呢?
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
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 撒切尔夫人